给两个孩子当妈妈

【给两个孩子当妈妈】
如果能够放开政策生二胎 , 生是不生呢?如果家里有了两个宝宝 , 该怎么教育宝宝呢?给两个孩子当妈妈 , 可不是简单的所有事情都double一下——实际生活没有那么恐怖 , 也没有那么轻松 。

相关关键字:两个孩子
如果说生一个孩子 , 你适当了解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就可以基本过关的话 , 有了第二个孩子 , 你就势必要增加一些社会关系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了 , 因为家里的斗争形势更严峻了 , 矛盾更多元了 , 你自己的心理也难免更复杂了 。这里 , 我们为你提供一份入门教材 , 帮助你在第二个孩子即将到来或者刚刚到来的时候 , 迅速进入状态 , 实现一个顺利的开始 。
给两个孩子当妈妈 , 可不是简单的所有事情都double一下——实际生活没有那么恐怖 , 也没有那么轻松 。说它没有那么恐怖 , 因为在日常照料上 , 你也许只会增加50%的工作量 , 因为他们可以共享接近的食谱和同一盘“天线宝宝” 。说它没有那么轻松 , 是因为你和孩子之间 , 孩子与孩子之间不是固定程序 , 1+1的答案实在是复杂 。我们不可能在一篇文章里帮你解决所有养育两个孩子的困惑 , 我们也确实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我们能做的 , 只是帮你构建好一个相对牢固的心理基础 , 以及一个相对美好的开始 。其他的 , 就要靠你自己了 , 谁让你勇敢地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呢 。与第二个孩子一同到来的 , 是我们心态上的一些微妙变化 , 这些变化会影响到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式乃至整个生活状态 。所以 , 及早摒弃一些对你和孩子都不利的想法和情绪 , 对你很重要 。很多两个孩子的妈妈都会有一种愧疚心理 , 特别是对大孩子 。她们认为第二个孩子的到来会使第一个孩子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 。但是 , 得与失永远是相对的——当他失去了你一部分的关注之后 , 他也许获得更多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当他需要争取一下才能获得你的陪伴时 , 他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反而比以前更强;当他从此不能独占房间和玩具的时候 , 他会比同龄人更快、更自然地学会分享和争取;特别是 , 他也许真的稍稍损失了些父母的关爱 , 但是他与此同时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手足之情 , 这不同样值得庆贺吗?所以 , 要不纠缠于愧疚以及由此而来的补偿心理 , 陪他一起面对生活的变化就可以了 。“均等”应该是动态的、相对的 。比如 , 分苹果时你给5岁的孩子6片、1岁的孩子2片就是均等的 , 这正好与他们的胃口相当 。同样划破了手指时 , 你蹲下身对大孩子讲“妈妈告诉过你用剪刀时应该注意什么 , 可以给妈妈重复一下吗” , 与迅速地把小孩子抱离现场包扎伤口并用一件玩具为他止哭 , 虽然处理方式不同 , 但对他们来说也是公平的 。你的均等应该是建立在孩子的能力、喜好和接受程度的基础上的 。此外 , 你不必事事追求均等 , 因为你会越来越无法达成完满的结局 。就事论事、因地制宜地处理问题就可以了 。但是 , 这并不是说你可以制造不公 。当你选择养育两个孩子的时候 , 你就对他们都许下了爱的承诺 , 他们之间的差别只能影响到你的具体操作 , 不该影响你的爱和责任 。有了两个孩子 , 你会不由自主地比较 。谁的牙出得早 , 谁的步子迈得稳;谁的性格更随和 , 谁的精力更充沛;谁看上去更像是块学习的料 , 谁更像是你的接班人……有机会比较 , 是两个孩子的父母拥有的特殊待遇 。不过 , 你一定要警惕比较带来的心理上的变化 。如果你报着轻松的心态付之一笑 , 或者能够客观地判断差异扬长避短 , 那么请继续你的比较研究吧 。如果你会把差异看成差距 , 并且因此给孩子定性或者对他们进行评价的话 , 你必须要控制自己了 。另外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 , 即使你的两个孩子相似 , 他们也会和其他人有所不同 。所以如何发现差异、发现特长、鼓励个性 , 才是你最需要做的功课 。如果说 , 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 , 你尽可能要求自己放松的话 , 养育两个孩子时你就有必要强迫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一方面是因为一如既往的事无巨细会让你不堪重负 , 另一方面 , 两个孩子在一起会起到互助成长的作用 , 他们间的互动会比成年人的插手更有效 , 也更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