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45岁以后都转肝癌( 四 )


治疗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拉米呋啶和保肝药物联苯双酯、肝炎灵等 。
大约50%以上的患者可以经治疗或自限达到治疗目标,80%以上的迁延性肝炎(轻度肝炎)预后良好,病情平衡或向好的方面转化,只有少数(20%左右)向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高层发展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迁延性的乙肝虽然预后良好,但是决不意味着患者可以放任自流、高枕无忧 。从目前情况看,患者不但要正确用药,而且一定要注意药物治疗以外的因素,那就是定期随访、心态平和、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等等 。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问世 。但是,正常的心态及预防保健措施往往比药物更重要 。
“金字塔”的第三层为慢性活动性肝炎阶段,这一层大约有—千万人左右,特点是症状突出,有严重的疲乏、 食欲有振、皮肤和眼睛发黄等等,化验肝功能明显异常 (转氨酶120单位/升以上,胆红素35微摩尔/升以上等) 。这些患者病情反复,肝功能难以平稳 。如果息者肝脏病理检查提示有碎屑样坏死(包括桥性坏死和多小叶坏死),多会演变成肝硬化 。
活动性肝炎演变成为肝硬化的几率大约为40%-60% 。
另外一些患者可在正确积极的治疗下,向好的方向转化 。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保肝护肝、调整免疫和抗病毒同时并举 。
“金字塔”的第四层是慢性重型肝炎阶段,这一层的患者极少,约为50万~100万 。人数虽少,病情却十分严重,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合并有肝硬化(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而来),也可发生在乙肝的任何阶段,但并非每个肝炎病人发展的必然阶段 。
40% 。病情发展到这一步,预示着肝脏组织出现大片或亚大片坏死,病情严重,大约一半患者会死于重型肝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出血、脑水肿、感染性休克等等),所以重型肝炎的治疗是争分夺秒的 。如果重型肝炎患者救治成功,患者可据肝功能恢复的情况,向第三或第二层等好转方向发展 。
“金字塔”的第五层是肝硬化阶段,由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硬化称为肝炎肝硬化(旧称肝炎后肝硬化),为数约为500万,其中约有一半为静止性(代偿期)肝硬化,特点是肝功能基本稳定、基本正常,症状不明显,体力尚可,这些人预后尚好;另一半是活动性(失代偿期)肝硬化,特点是肝功能反复异常,症状突出,并发症不断 (腹水、感染、出血等等),预后较差,一部分因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并发症而被夺去生命,一部分患者可能最终演变成肝癌 。
“金字塔”的第六层(最高一层或称塔尖)为肝癌阶段,大约有30万~50万人,特点是肝脏被恶性肿瘤侵蚀,患者消瘦、疲乏,影像学(B 超、CT)检查明确提示占位性病变存在 。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和介入治疗,疗效也不十分满意 。肝癌患者最后仍有可能死于肝衰竭和出血、感 染等并发症 。
综上所述,乙肝病情的发展像是爬“金字塔”,爬得越高,病情越重,但是.能够爬到顶端的患者,毕竟是少数,使患者病情稳定的“绝招”是 正确合理的用药、积极主动的预防、保持良好的心态、劳逸结合 。绝大多数的患者都在最底层,病变活动轻微.预后良好,即便不治疗,也很少有人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重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癌对生命可构成威胁,但这三种情况仅占乙肝患者的极小部分 。
【乙肝45岁以后都转肝癌】因此,乙肝“三部曲”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这种说法极大地混乱和蛊惑了乙肝患者的心态,对患者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应该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