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谁住在皮球里》教案( 二 )


但是就算这样的控制,也让孩子们错失了一部分的教学环节 。
第二个不足之处是故事讲完后让幼儿按按看皮球,说说按起来怎么样,有没有按到故事里的兔子、轮子和喜鹊,孩子们可能是受故事影响,说摸到了,有的甚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了其他东西在皮球里 。在这个环节中,我用了太多时间对他们进行纠正,导致他们思维比较混乱,不知道老师到底想他们说摸到了还是没摸到 。其实在之后瘪皮球和充足气的皮球比较的时候,孩子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皮球里住的是什么,我没有必要过分强调皮球里没有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 。
【附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谁住在皮球里》教案】第三,我可以通过对一只瘪皮球进行充气,来让孩子们观察到皮球里住了什么,这样更加直观深入 。瘪皮球的出示也是需要孩子们想象和靠他们平时经验总结得出皮球里住着空气的结论的,不够直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