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指什么 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三纲五常指什么本文导读: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以及三纲五常指什么的介绍,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 。

三纲五常指什么 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三纲五常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这是董仲舒对孔孟学说的总结,而且按照他“贵阳而贱阴”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是我国古代传统封建礼教的道德准则,也是社会生活秩序的规范 。
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1、三纲五常由西汉时期的哲学家董仲舒提出,著于他的《春秋繁露》当中,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
2、董仲舒认为,在人类的伦理道德中,君、父、夫为“阳”,他们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而臣、子、妻为“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五常则是社会尊卑的基本法则,只有坚持五常,才能维持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
【三纲五常指什么 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3、三纲五常其实源自先秦时期的孔孟学说,董仲舒对此进行了总结和进一步阐释,按照他“贵阳而贱阴”的理论,最后提出了三纲五常 。董仲舒当时提出的是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还未将两者并称 。
上述的关于三纲五常指什么,及其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的经验介绍,您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