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婴儿正常发育标准 三个月宝宝各项发育指标( 二 )


造成宝宝缺铁性贫血的4种原因
第一,母孕期缺铁,没有充足的铁源供胎儿储存 。第二,胎儿在36周前被娩出,胎儿还没来得及储存充足的铁剂 。第三,在分娩过程中,脐带结扎稍有延迟,新生儿位置又恰好高于母亲,会出现胎母输血(胎儿血经脐带流向母亲) 。第四,胎儿期或新生儿期发生溶血,红细胞过多,造血原料过多消耗 。
早产儿生理性贫血出现早而且程度重 。婴儿贫血,需要做鉴别诊断,如遗传性红的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红细胞贫血、出血性贫血等 。
缺铁性贫血治疗
缺铁性贫血治疗,以食疗为主,多吃高铁食物,如动物肝和动物血、黑芝麻、红枣、蕨菜、瘦肉、黑木耳等 。缺铁严重者或食疗效果不佳,需要药物治疗,主要是铁剂和维生素B12 。铁剂容易刺激胃黏膜,一定要饭后服用 。在没添加辅食前,尽量不要给宝宝服用铁剂 。
6、佝偻病是怎么回事?
佝偻病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多在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冬季出生的宝宝、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500g)、人工喂养儿或曾患腹泻的孩子,更应注意防治 。
佝偻病的病因:由于维生素D摄入不足,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和骨骼发育异常 。
佝偻病的表现:早期表现主要是好哭、睡眠不安、多汗、夜惊,多汗一般与室温、季节无关;由于多汗刺激,经常摇头擦枕,致使枕后秃发 。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骨骼及肌肉病变,如3~6个月时颅骨软化形成“乒乓头”(用手指轻压头顶两侧颅骨,受压处可暂时内陷,手指放松时又弹回,似压乒乓球的感觉);6个月开始出现鸡胸或漏斗胸等改变;8~9个月后出现方颅;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出现“O”“X”形腿;重度佝偻病患儿,可出现全身肌肉松弛,记忆力和理解力差、说话迟等情况 。
佝偻病的防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口服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 。此外,每天户外活动及日光浴1.5小时以上,若发现宝宝睡眠不安,明显多汗,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
7、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