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胞胎频现河南农村,为何


多胞胎频现河南农村,为何

文章插图
核心提示:河南省妇幼保健医院给《郑州晚报》独家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在这个医院出生的多胞胎婴儿中,多胞胎的单次生育个体总量呈上升趋势,2005年刚过没几天,又有几对双胞胎出生或待出生 。
该院数据显示,2002年,有双胞胎40个,三胞胎2个,四胞胎3个;2003年,双胞胎38个,三胞胎4个,四胞胎1个;2004年,双胞胎49个,三胞胎5个,四胞胎1个,五胞胎1个 。而在1999年,当时全国仅有34个四胞胎家庭 。
令人震惊的是,在分析这组数据之后发现,这些多胞胎孕育者大多是家境贫寒的农村人 。农村人为什么容易生育多胞胎,在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背景和秘密?采访人员由此展开调查 。
多胞胎带来的后痛
【多胞胎频现河南农村,为何】 2004年12月,新密农民王瑶在郑州大学三附院生下五胞胎,国内众多媒体争相报道这则“喜事新闻” 。但据了解,当孩子的父母得知是孩子五胞胎时,就已皱紧了眉头 。因为这5个孩子都是早产儿,他们只在母体中呆了31周零6天,最小的体重只有1公斤,都存在体重较轻、体温不稳的情况,一出生便被医生抱进重症监护室 。而更让这对父母忧虑的是,这个过程所需的治疗费高达10万元,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而之前,孩子的父亲千方百计筹来的钱连预交费都付不了 。
这5个孩子既然生了出来,他们就有权利健康幸福地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自然,这种健康幸福的生活需要钱,钱在这时是一个农村家庭不能回避而又心酸沉痛的难题 。为什么要生五胞胎?从哪里找来钱?孩子以后的生活和教育怎样保障?媒体将这一家人的困境公布出来之后,社会掀起了一次捐助的高潮,但这短暂的捐助行为又能帮助这个农村家庭到什么时候?当采访人员日前再次拨通这位农家的电话,咨询他们孩子和家庭的状况时,电话那边是无言的叹息:“唉!孩子太多,日子过的太紧巴……”
2004年2月,同是新密的一位农妇艰难产下了已经孕育35周的四胞胎,由于孩子太多,四胞胎中的一个因为发育不全,出生时就已夭折 。
据媒体报道,这名产妇在怀孕两个月的时候,发现是四胞胎,家里人闻讯都乐得合不拢嘴,却没有料到同时孕育4个孩子给孕妇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随着胎儿的发育,孕妇活动非常困难,走路的时候必须得用双手使劲托着肚子,还出现了高血压、贫血等症状,胎儿在宫内也出现缺氧,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于是,从2003年12月31日,孕妇就住进了省妇幼保健院,直到剖腹产出孩子为止 。
在此期间,这个农村家庭所要担负的医药费、治疗费也以上10万元计,家中也是四处筹钱救急,但这个急救过后,接下来的日子从哪里找钱救孩子生存和受教育之急?在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下,这一切自然得由这个家庭承担,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因为这些孩子越来越贫穷 。
时间再追溯到1999年末,新密农村一位33岁的农妇产下四胞胎,这是新密农村的第一例四胞胎 。当时,这位高危产妇属臀位难产,4个婴儿均属早产儿,体重轻,又不同程度地患有皮肤硬肿症等疾病 。
从孩子离开医院为止,仅医疗费就达8万元之巨 。而这个家庭当时只能拿出4200元,当时这位四胞胎的父亲忧虑地叹息:“孩子这么小,家里就快紧张得揭不开锅了;孩子长大了,要上学要找工作要成家,不知到时候该咋办 。”据当时媒体报道,全国那时仅有34个四胞胎家庭 。
调查中,河南省妇幼保健医院的一位护士又讲述了一个更为悲惨的案例 。2002年,河南周口一个乡镇中一户贫穷农户家中降生了三胞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