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火箭上天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火箭上天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科学活动火箭上天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关系,感知火箭升空的原因,能大胆尝试并分析火箭升高的各种因素,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火箭上天教案吧 。
【大班科学活动火箭上天教案反思】教学目标:
1、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关系 。
2、感知火箭升空的原因,能大胆尝试并分析火箭升高的各种因素 。
3、尝试用多种材料自制火箭,发展幼儿的动手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4、积极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
教学准备: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
2、火箭模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卡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
3、多媒体课件《火箭上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尝试自制小火箭 。
难点: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探索让小火箭飞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导入:你见到过火箭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见到过的火箭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
2、观看课件 。老师与大家讨论有关“神七”的话题,小朋友知道,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多亏了小火箭的本领 。那小朋友想不想和飞行员那样飞上太空呢?我们自己来设计制作小火箭,好吗?
二、观察讨论,探讨制作方法,学习制作航天火箭
1、观看课件后半部分,说说火箭的主要结构 。师:火箭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发射出去的?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飞上天的火箭?
2、教师示范制作,幼儿尝试设计制作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火箭,看看它是怎么做成的?教师将正方形纸变成圆柱体的箭体,把半圆形纸变成圆锥体的火箭头;让箭体和火箭头相亲相爱在一起 。
3、谁来试试怎么做圆柱体的箭体,圆锥体的火箭头?请个别幼儿尝试 。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
4、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教师作巡回指导,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 。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
提醒幼儿注意良好的操作习惯及卫生习惯 。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
三、展现交流,探索让小火箭飞高的方法 。
1、幼儿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参观并请个别幼儿介绍 。先完成的小朋友去外面,借助发射器,试试怎样让小火箭发射上天 。
2、回教室,请个别幼儿介绍经验,看看谁的火箭飞得高,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师:你是怎样让小火箭发射上天的呢?(用手用力一拍) 。为什么用力一拍,小火箭就能飞上天?刚才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有时飞得高,有时飞得低)
3、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再去玩一玩,这次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比一比什么时候飞得高,什么时候飞得低?为什么?(用力,瓶子大,拍发射器的底部,卡纸做的火箭飞得高)
4、集体发射小火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
我们一起去发射台发射,看谁设计的小火箭载着的神舟号飞船飞得最高 。
开始倒计时:
10,9,8,7,6,5,4,3,2,1,点火!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因此,我选择了《火箭上天》,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增强,且喜欢动手乐于思考敢于猜测,同时对空气的感知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为此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探索机会,通过引导幼儿预测、探索、记录、验证等方式,培养了幼儿探索纪录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