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宝宝聪明要什么时候早教 婴儿的早期教育时间段

一提到早期教育,很多年轻父母都会下意识想到那些早教机构,似乎只有那里的专业老师才能胜任 。事实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早期教育最好的老师是孩子的父母,最好的施教环境是在自己家里和户外 。
对于缺少家庭教育知识的年轻父母来说,忍不住会问:早期教育到底该搞哪些内容呢?如何做才能让我的宝宝特别聪明呢?今天我们就围绕2岁宝宝早期教育这个主题展开,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

要宝宝聪明要什么时候早教 婴儿的早期教育时间段

文章插图
一、2岁是宝宝口语发展的黄金期,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
从1岁起,宝宝的语言发展便悄悄开始,不知道年轻父母是否留意过你的宝宝第一次喊出的是“爸爸”还是“妈妈”呢?有心的家长可能会轻松回答出这个问题,答案是“爸爸”,恭喜你,你是一个观察力非常强的好父母 。
之所以把2岁宝宝的口语发展作为早期教育的重点,是因为2岁是黄金期 。一提到黄金期,就说明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时间段 。从科学育儿的视角来看,口语发展有一个敏感期,这个周期一般在2-4岁 。只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宝宝学习语言的速度会非常快,但是很多家长却常常忽视这点,认为孩子说话需要顺其自然,该说时自然就说了 。
有很多在幼儿园表现非常出色的宝宝,以及进入小学后也非常出色的小朋友,他们皆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非常聪明 。而在这聪明的背后,恰是父母特别重视早期教育中的孩子口语的训练,因为他们深谙一个道理,口语发展对宝宝听力、视觉、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着仍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
因此,年轻父母或宝宝的看护者,要尽可能在陪伴孩子时多说话,当你主动和宝宝说话时,会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有时还可以借助早期读绘本实现互动,边讲故事,边指着图画,边与宝宝说话,这样能增进宝宝的理解 。同样,利用好玩具和宝宝互动,也可以让宝宝愿意张嘴尝试说话 。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家长,如果想激发宝宝张嘴说话的兴趣,你最好能蹲下来,或者坐在地板上,与宝宝目光平视,如果方便做这些动作,也可以把宝宝放在婴儿椅(车)上,这样就可以让宝宝看到你的脸,也方便模仿你说话和互动 。
二、2岁是宝宝肢体运动协调力发展的黄金期,家长要在亲子陪伴中多练走路 。
想要让宝宝大脑特别聪明,适量运动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经常能看到一些宝宝的看护人员总是爱抱着孩子,本来2岁宝宝已经可以自己站立和行走,却偏偏舍不得放下孩子,让他自己尝试练习走路 。时间长后,宝宝便不愿意自己走,而是一放到地上便哭闹不止 。
家长必须要清楚一点,宝宝的大脑发育,是靠主动接受外因刺激产生源动力,就拿运动来说,宝宝每一个动作都要靠大脑神经发出指令,只要是宝宝做出连惯的行走动作,大脑神经就会像发动机一样运转 。当宝宝尝试反复做出站立、行走、小幅度跑动时,大脑神经系统就会建立起良性的神经反射,从而使运动神经得到充分锻炼 。
从2岁开始重视对宝宝进行肢体运动训练时,早期你可能感受到成果,但是随着宝宝以后进入幼儿园,放在宝宝群体里时,你才会发展原来自己所付出的辛苦竟然让宝宝与众不同 。因为呈现在你眼前的宝宝和没有重视早期教育的孩子相比,肢体运动的协调力更好,动作更加灵活,尤其可贵的是宝宝更自信,学习能力更强 。
为此,年轻父母或者宝宝的看护者,一定要肯花时间与精力去做好亲子陪伴,只要机会允许,不妨在带孩子时适当做一些肢体协调运动训练 。只要坚持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宝宝更加聪明,还可以通过运动让宝宝身体更强壮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