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藏在哪里了》教案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藏在哪里了》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语言活动《藏在哪里了》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观察图片,寻找动物,了解角色的显著外形特征,能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朋友躲藏的位置,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藏在哪里了》教案吧 。
设计意图:
绘本《藏在哪里了》很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为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而且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 。在这个绘本中,就是以“藏“这样一个游戏活动为线索,牢牢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紧扣着他们的心弦,因此,设计了此活动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语言表达所藏方位、感知动物明显特征,同时也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动一动,静一静,玩一玩中,感受着游戏的快乐 。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寻找动物,了解角色的显著外形特征 。
2.能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朋友躲藏的位置 。
3.体验参与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
活动准备:
1.《藏在哪里了》PPT课件,奖励用的棒棒糖每人一个 。
2.用于玩捉迷藏游戏的道具:大树、草丛、花丛等 。
活动过程:
1.出示PPT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
师:“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呢?”
(2)引导幼儿说说捉迷藏游戏的玩法 。
师:“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3)师小结:玩捉迷藏游戏是几个人藏起来让另外一个人去找,这个游戏真有趣 。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
2.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1)出示内页封面,观察讨论
师:“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大象、小松鼠、小兔子、小鹿、小狐狸、小鸭子)
师:“谁来躲,谁来找呢?它们想了个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师:“谁输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真聪明,它们用出石头剪刀布的办法来分工,小狐狸出了布,其他的小动物出了剪刀,所以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们说:“你们都躲起来吧,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
(2)出示下一张PPT: 动物们要藏起来了,小狐狸做了什么?
师:“小狐狸转过身体,闭上眼睛,说‘我来倒数5个数,数完我就开始找了 。”师幼一起倒数:
5、4、3、2、1
(3)寻找动物朋友
片段一:
师:“小狐狸找到谁了?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小兔躲在哪里了?”
教师验证幼儿的答案,并播放胜利的音乐,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子躲在石头后面 。
片段二、三、四:
师:“小狐狸还找到谁了?在哪里找到的?”
当幼儿说出答案后,教师用红圈标注,并链接大图进行验证 。
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 。
片段五:
师:“小兔、小松鼠、小鸭、小象都被小狐狸找到了,还有谁没有被小狐狸找到?
师:“那小鹿躲到哪儿去了?我们一起帮小狐狸找一找 。”
师:“你发现小鹿躲在哪里?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
师:“小鹿躲在哪儿?它的角露也出来了,为什么大家没有发现呢?小动物们把鹿角当成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