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对打呼噜有影响不( 二 )


2.咽腔开放程度与肺的体积变化有关,肥关,肥胖者能明显减少肺体积,从而产生肥胖性肺换气不足综合征;此征可能是腹腔脂肪的增多导致其容量增加,使横幅升高,又因脂肪沉积在隔肌和肋间肌,降低了呼吸动作的力度,故易引起本征 。Fairbanks(1987)认为造成打鼾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1.腭肌、舌肌及咽肌的张力不够,在呼吸周期的吸气期,不能保持气道的开放 。
2.软腭、悬雍垂过长,呼吸时导致鼻咽气道狭窄,并发生振动 。
3.咽腔有占位性病变.从而侵占了咽部气道 。
4.鼻腔通气受限,在吸气期可使塌陷性的气道部分产生更大的负压 。
2.睡觉打呼噜怎么办?
打鼾俗称打呼噜 ,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 ,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 。在吸气过程中较为明显 ,呼气过程中也可发生 。这种声音有时可高达80分贝 ,不亚于繁华大街上的汽车噪音 。
长久以来 ,睡觉打鼾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 ,除了被当作一种噪音影响他人休息外 ,人们并不认为打鼾会对患者本人的健康造成多大危害 ,因而睡觉打鼾并未被当作一种病理现象引起人们的重视 。
20世纪
60年代中期以后 ,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识揭示了打鼾与呼吸暂停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睡眠呼吸变化及流行病学调查
,进一步发现睡眠打鼾不仅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标志 ,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 ,而且与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打鼾已不再被当作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越来越多深受困扰的患者也逐渐认识了打鼾的危害 ,他们四处求医 ,强烈要求治疗 。
事实上 ,任何可引起鼻、咽喉等处气道狭窄的因素都会促使打鼾发生 ,如气道先天发育异常、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黏膜肥厚充血、扁桃体增生与腺样体增生、下颌骨发育畸形或向后退缩、悬雍垂肥大、软腭低垂、舌体肥大等等 。肥胖患者颈部沉积了过多的脂肪 ,也是引起呼吸道狭窄而出现打鼾的原因之一 。也有些患者白天时气道无异常 ,睡觉时由于气道周围肌肉张力减低 ,加之仰卧位睡眠时舌根后坠 ,同样可引起气道狭窄 ,影响气流的顺利通过 。
饮酒及服用安眠药如安定等 ,也可以抑制呼吸 ,加重打鼾 ,甚至诱发睡眠呼吸暂停 。此外 ,吸烟也可以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及水肿 ,而戒烟则可降低发生打鼾的危险性 。
打鼾还与遗传有关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家族性打鼾的患者 。
肥胖是引起或加重打鼾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
30~ 59岁的人中 ,
60%的肥胖男性有习惯性打鼾史 ,而非肥胖者只有
34%有打鼾史 ,特别是在
35岁以后 ,由于体重增加 ,打鼾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据研究 ,身体脂肪分布不均 ,尤其是颈部脂肪沉积与发病关系最大 ,这些患者进行有效的减肥常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
打鼾的发生与年龄也有关系 ,儿童及青少年中虽有打鼾 ,但比率较低 ;男性
35岁以后 ,女性更年期后打鼾的发生率上升 ,这与老年肥胖、肌肉功能减退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
目前用于治疗打鼾的方法不下数百种 ,但许多方法的疗效并不可靠 。
有一些简单的办法常可减轻病情
:1.戒酒 ,尤其是睡前禁饮酒
;2.禁服镇静安眠药
;3.减肥
;4.戒烟
;5.侧卧睡眠
;6.应用鼻黏膜收缩剂滴鼻
;7.保持鼻腔通畅 。
对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打鼾要治疗原发病 ,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应该口服甲状腺素片 ;肢端肥大症的患者应该应用抑制生长激素分泌的药物 ;鼻炎患者应用鼻黏膜收缩剂滴鼻保持鼻腔通畅可使部分人的鼾声减低 。但总体来讲 ,药物治疗鼾症的效果有限 ,例如 ,市场上常见的鼾立停 ,主要成分就是鼻黏膜收缩剂 ,对绝大多数打鼾者特别是伴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 ,疗效并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