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仿真饰品铅超标易累积性中毒,孕妇儿童勿佩戴( 二 )


各国饰品标准不一 欧盟对铅释放量无限制
据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了解,2013年,新国标《饰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GB28480-2012)正式实施,明确了我国对仿真饰品的质量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也纷纷扩大宣传,加大对不合格饰品处置力度,使相关进口商进一步提高了质量安全意识,进口仿真饰品的质量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 。
资料显示,2013年度,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对2672批进口仿真饰品实施了检验,检出不合格223批,不合格率为8.3% 。
与此同时,进口仿真饰品的不合格情况依然不容忽视 。铅、镍和镉含量超标依然是不合格的主要因素 。国家质检总局认为,仿真饰品所用原材料的好坏决定了是否会含有过量的有害物质 。
事实上作为装饰品,仿真饰品对美观度和柔韧性有着特殊的要求 。铅、镉具有熔点低、韧性和延展性好等特点,其合金材质在饰品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 。此外,仿真饰品为了追求光泽鲜亮,往往采用电镀工艺 。电镀液达不到相关标准,也会导致仿真饰品电镀层中镍释放量超标 。
进口仿真饰品进口国别和地区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中国香港、意大利、中国(保税区)、新加坡和西班牙,占全国总进口批次的60.9% 。这些国家和地区时装产业比较发达,时尚品牌云集 。
中国香港作为诸多跨国公司亚太区总部所在地及贸易中转站,也成为进口仿真饰品的主要输出地 。
从不合格产品的贸易国来看,来自中国香港、意大利、日本、韩国、西班牙和法国的不合格批次也较高,占全年总不合格批次的68.9% 。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表示,“进口各国关于饰品的标准法规不一,重点关注项目也不一致,也是导致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
【进口仿真饰品铅超标易累积性中毒,孕妇儿童勿佩戴】 以欧盟和美国对成人饰品的要求为例,欧盟对仿真饰品中的镍释放量和镉含量均有明确限制,对铅则无明确要求 。美国对饰品中铅含量有要求,而对镍释放量则无明确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