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针治疗眼

1.麦粒肿的治疗方法
针眼就是麦粒肿 。刚发生针眼时 , 眼皮肿痛可用冰敷 , 并点消炎眼药水 , 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大部份的病例在三至四天内可以消退;若腺体肿胀化脓 , 则须手术切开排脓 。
麦粒肿(睑腺炎)由感染所致通常为葡萄球菌感染 , 一般可累及睑缘或眼睑内一个或多个腺体 。
本病可形成脓肿 , 并有穿破皮肤、释放脓液的趋势 。麦粒肿可自发形成 , 也可由脸缘炎引起、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发生l—2次麦粒肿 , 也有人反复发生 。
麦粒肿初发期表现为局部充血 , 张力增高 , 险缘疼痛 , 然后形成一个小圆形有触痛感的肿胀区 , 眼泪增多 , 畏光并有异物感 。眼睑肿胀多为局限性 , 有时也可累及整个眼睑 , 后期在肿胀区中心可形成—一个小黄色脓点 。
虽然可采用抗生素治疗 , 但效果不明显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热敷 。每天热敷数次 , 每次10分钟 。热敷有助于麦粒肿局限和加速脓肿破溃 , 使脓液得以引流 。
在眼睑深部腺体形成的麦粒肿(内麦粒肿) , 疼痛和其他症状更重 。疼痛、充血、肿胀均局限在一个小区域 , 一般位于脸缘 。因为这种麦粒肿很少自行穿破 , 有时需要医生切开引流脓液 。内麦粒肿有复发趋势 。
麦粒肿分两种:
外麦粒肿:睫毛的毛囊部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 , 叫睑缘疖 , 俗称“针眼” , 卫生条件差、体质弱或屈光不正的人 , 易得此病 。得病时 , 眼睑局部红肿、充血和触痛 , 近睑缘部位可触到硬结 , 有时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 , 甚至有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 , 脓排除后症状逐渐好转而痊愈 。外麦粒肿化脓后如任其自破排脓 , 常因疤痕收缩而引起眼睑变形、外翻、上下睑裂闭合不全等后遗症 , 所以应引起注意 。
内麦粒肿:又称睑板炎 。开始眼睑红肿 , 但因睑板较深 , 新的疼痛较重 。脓肿未溃破时在睑结膜上常露出黄色脓头 , 成熟后可自行穿破排脓而愈 。
无论内外麦粒肿 , 如果加压挤脓 , 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 , 引起眼眶蜂织炎、海绵栓塞的严重并发症 , 重者可危及生命 , 所以长“针眼”时 , 切忌挤压 。
麦粒肿初期或脓肿未形成时 , 都可局部湿热敷 , 每日3次 , 每次20分钟 。热敷能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 , 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结合膜囊内涂0.5%金霉素药膏或其他抗生素药膏等 。
每日2~3次 。有全身症状者 , 可服抗生素或磺胺药 , 也或肌注青霉素 。
外麦粒肿局部明显软化 , 但尚未溃破时 , 可不用麻醉 , 与睑缘平行切开排脓;内麦粒肿结合膜面上有明显脓头时 , 可滴0.5%的卡因3次 , 待表面麻醉后 , 用刀尖与睑缘垂直切开排脓 。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 , 不吃刺激食物 , 多次水并保持大便通畅 。如果麦粒肿长期未退留下硬结 , 在急性炎症消退后 , 可在睑结合膜面切开刮除内容物 , 并剪除残囊及肉芽肿 。
2.如何治疗针眼 麦粒肿!!
针眼就是麦粒肿 。刚发生针眼时 , 眼皮肿痛可用冰敷 , 并点消炎眼药水 , 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大部份的病例在三至四天内可以消退;若腺体肿胀化脓 , 则须手术切开排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