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心慌慌”,医生怎么看( 二 )


7.必要时终止妊娠 。原来患有心脏病的妇女能否耐受妊娠,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心脏病的种类、病变程度、心功能状况、有无并发症等 。
在评估心脏病孕妇耐受妊娠能力时,医生既要慎重思考妊娠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而危及生命,也要避免过多顾虑,根据孕妇的实际病情做出适当的处理 。
Tips 心脏病的心功能分级
Ⅰ级:进行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运动后也不产生心慌、气短等不适;
Ⅱ级:进行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运动后感觉心慌、气短、胸闷、乏力、休息后症状消失;
Ⅲ级:体力活动严重受限制,轻微活动就感觉到心悸、气促、胸闷、休息后可好转 。或既往有心衰,不论现在心功能情况如何(除非已经手术解决心衰的病因)均属于Ⅲ级;
Ⅳ级: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后仍有心慌、气短等不适 。
妊娠期心脏病的孕妇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
患有妊娠期心脏病的孕妇该如何选择分娩方式呢?是顺产还是剖宫产,主要取决于心功能状态及产科情况 。
1.自然分娩
心功能Ⅰ~Ⅱ级的孕妇,除非有产科并发症,原则上经阴道分娩 。心脏病孕妇的平均产程和正常孕妇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必须由专人负责密切监护 。临产后要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产妇取半卧位,并给吸氧 。如宫缩较强,阵痛难忍,医生可予以哌替定(杜冷丁)50~100毫克肌肉注射;也可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既可减轻疼痛,又有利于第二产程的处理 。
2.剖宫产
优点:剖宫产可在较短时间内结束分娩,从而避免长时间子宫收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轻疲劳和疼痛等引起的心脏负荷 。此外,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过程中,孕妇血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均比经阴道分娩变化小 。
缺点:手术会增加感染和出血的机会,手术本身也是一种负担 。
因此,当存在产科原因时(如胎位异常、胎儿较大等情况),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但仅在心功能Ⅲ~Ⅳ级、活动性风湿热、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主动脉缩窄等情况下,行选择性剖宫产 。术前、术中和术后心脏监护,术后抗感染等均是保证手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
妊娠期心脏病的产妇如何度过产褥期?
由于加强孕期及产时监护,患者多能顺利过关 。但是,若放松产褥期监护,则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据统计75%心脏病孕产妇死亡发生于产褥早期 。
产褥期护理6点应注意
1. 继续用抗生素防止感染,以杜绝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
2. 曾有心力衰竭的产妇,应继续服用强心药物 。
3. 注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子宫缩复与出血的情况 。
4. 产后卧床休息24~72小时,重症心脏病产妇应取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并吸氧 。如无心力衰竭表现,鼓励早期起床活动 。有心力衰竭者,则卧床休息期间应多活动下肢,以防血栓性静脉炎 。
5. 心功能Ⅲ级以上的产妇,产后不授乳 。哺乳增加机体代谢与液体的量需要,可使病情加重 。
6. 产后至少住院观察2周,等到心功能好转后才可以出院 。出院后产妇仍需充分休息,限制活动量,并且要严格避孕 。
妊娠期心脏病的发生率虽然不太高,但死亡率较高,占我国孕产妇死因的第2位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率的提高,使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类型发生了变化,由以往风湿性心脏病为主变为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而且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有增长的趋势 。要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死亡率,重视孕前及孕期保健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