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孩子搞破坏的六个理由

理由四:“大人们就是这样做的!”
“啊!……”妈妈的尖叫声从浴室传来,听上去像是遭遇了一个加强连的“小强” 。爸爸赶快跑过去,却看见3岁的儿子满脸无辜地站在浴缸里,手里握着一块滴滴答答的抹布 。再仔细看看,那块抹布好象是老婆心爱的真丝内衣……原来,儿子洗完澡后,满怀热心地用妈妈的“软抹布”擦起浴缸来 。
孩子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像爸爸那样做很多事情,又像妈妈那样心灵手巧,娴熟地倒果汁、推购物车、把钥匙插到锁眼里等等 。小家伙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并且乐于给爸爸妈妈提供帮助 。虽然这些行为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并不一定总能给父母带来快乐,比如当3岁的孩子分不清楚真丝内衣与抹布之间区别的时候 。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你想大哭或者大叫,但是最好克制住自己并且给孩子一个友善的表情 。然后拿出块抹布演示给孩子看,告诉他什么才是专业的清洁工具以及如何清洗浴缸 。这个过程可能充满了乐趣,它满足了孩子的模仿需求,同时慢慢熄灭了妈妈心头的怒火 。当你在带领孩子一起做家务的过程中,教会了他们如何不把破坏东西之后,可以再尝试跟老公沟通,送你一件新的内衣作为家庭教育成功的礼物 。
理由五:“太简单了!”
【下 孩子搞破坏的六个理由】1岁半的桐桐实在不想再听“哞哞”声了,那头电动玩具牛已经这样叫了几百遍 。她想尝试新鲜的玩法,于是抱着可怜的小牛进了厨房,思考着不知道这个家伙进到水池里面会什么样?结果当然可想而知,电动小牛没有学会游泳,反而变哑巴了……
“天哪,完全坏了!”当桐桐妈妈把那头湿漉漉的玩具牛从墩布池里捞出来的时候心里很生气,因为这个玩具是很贵的 。但是她也明白,让孩子们理解其中的科技含量和操作技术,显然是种过分的要求,于是小湿牛进了垃圾箱 。
给孩子提供的玩具,需要与他们的年龄相匹配,既能引起他们的幻想,又要足够结实 。而我们在送他们玩具的时候,还应该教会他们什么叫爱惜 。比如,当2岁的孩子想试一试小木偶能从多高的地方跳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知道,如果这个玩具摔坏了,是不会有新的在等着他的 。
有时候,孩子的玩具太多了,以至于他无法在一个玩具上集中精力去探寻这个玩具应该怎么玩 。即便玩坏了,他也觉得也没有关系,反正还有很多后备军呢 。所以,玩具被破坏也就不稀奇了 。
理由六:“我在这里!”
佳佳乖乖地在地板上搭火车轨道,今天他突破口了自己的纪录,居然完成了3个隧道和2处立交 。佳佳很兴奋:“妈妈!妈妈!快来看我的火车轨道!”但是,坐在电脑前的妈妈却总是不转过身来看自己 。
“妈妈,妈妈!”佳佳又叫了两声,妈妈还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佳佳迅速在屋子里环视了一圈,看到身后伸手能及的发财树,一把就抓了过去——他知道这下子妈妈就该着急了,因为她说了很多次绝对不许把树叶弄掉 。
对于幼儿来说,对他的关注同吃喝一样重要 。如果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就会采取反抗措施 。这时候,孩子哪怕承受责骂,也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当最终妈妈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并且以满地的树叶为代价,来看孩子搭建的火车轨道模型并且大声称赞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足够的注意 。

本文由《父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