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能贴肚脐贴吗( 二 )


5、适合脾虚的偏方
北芪灵芝炖猪肉,北芪15克,灵芝9克,瘦猪肉100克;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煮汤,去渣,调味后饮汤食肉;日服1次,连服10~15天观察效果 。
冰糖莲子粥:莲子(去除绿芯)、芡实、糯米适量,核桃、黑芝麻少许;将适量的莲子(去除绿芯)、芡实、糯米熬粥;待熟时搅入少许核桃仁及黑芝麻,再熬3~5分钟后撒入冰糖即成;每天1次,连服10~15天观察疗效 。
3.湿热脾虚体质如何调理呢?
1、脾胃虚弱 。用平胃散一斤加干饧糟(炒)二斤半、生姜一斤半、红枣三百个(煮取肉,焙干),一起研为末,逐日煎汤服 。
2、再方 。用毕澄茄为还想,加姜汁神曲、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
每服七十丸,姜汤送下 。
一天服二次 。
3、再方 。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
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
4、再方(体倦乏力) 。用黄精、枸杞子等分,捣碎作饼,晒干研细,炼蜜调药成丸,如梧子大 。
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
5、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病似反胃噎膈 。取新柳枝一大把,熬汤,煮小米作饭 。加酒、面所饭滚成珠子,晒干,装袋中悬挂通风处 。用时,烧滚水随意下米,待米浮起查看无硬心则为米熟 。
一次吃完 。稍久,面和米就会分散了,这样制成的米,名“络索米” 。
6、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腹胁膨胀,消化不良,食减贪睡) 。用神曲六两、麦蘖(炒)三两、干姜(炮)四两、乌梅肉(焙)四两,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
每服五十丸 。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
7、脾胃虚冷 。用鲫鱼半斤切碎,放入煮开的豉汁中,加胡椒、莳萝、姜橘末,空腹吃下 。此方名“鹘突羹 。” 芝元楂脾养生茶传承古老茶疗养生之精髓,融合现代工艺,采用各种天然草本为主要原料精配而成 。适用脾虚、虚弱、虚寒人群饮用
4.脾虚应该怎么样去调理?
脾虚可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等证型,因此药物的选择必须结合患者自身的症状,只有辩证准确,方能对症下药 。只要是上厕所次数比较多的,可以先按逆时针按揉,双手贴着肚脐的位置 。不要太用力,以免出现肠套叠或者肠梗阻,但也不要只是摸摸肚皮,力度以自己舒服度为主 。
合理膳食,按时按量,少量多餐,均衡饮食,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刺激寒凉食物,少吃冰冻冷饮,不吃宵夜 。从小孩、成人、孕妇、老人的不同阶段,适合的饮食重点会有差异,通常我个人喜欢用糯米,黑米,薏米熬粥,这类食物能够有效滋养脾胃,以此类推还有:黄米,荞麦等通常基础方可用六君子汤加减施药,根据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胸闷胀痛,可加些木香、砂仁、藿香;如有泄泻、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脾阳虚),则加些干姜、炮附片 。
熬夜是现代人的一大杀手,经常熬夜不仅会引起睡眠障碍,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同时对脾脏的伤害是很大的,身体得不到休息,会加重脾脏的工作量,引起脾虚 。
二为气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所以感到肢体倦怠,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所以精神不振,少言懒语,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脾胃虚弱的人,食欲不振,饭后感觉腹胀不适,或饭后拉得快 。
适量喝四君子汤,属于中医方剂学,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为主,有助补气,益气健脾 。如有上火,建议将人参调整为黄芪 。最好在中医辨证下再开具个性化配方更为合适 。健脾燥湿类中药 。脾喜燥而恶湿,脾的主要功能是升腾运化,输送人体的津液流布,一旦脾受损伤,就会使脾的运化能力减弱,使人体的水湿停留,产生内湿,而内湿又加重脾的运化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