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打呼噜( 十 )


5.减重:肥胖者的鼻息肉通常也较肥大,而且喉咙和鼻子内的肉也较肥厚,比较容易会堵塞住呼吸道 。
编辑本段发展
[2] ● 先是劳累或酒后睡觉时偶尔打鼾,侧卧位即减轻 。● 逐渐发展到几乎每夜睡觉时都有鼾声如雷,受体位变化的影响不大 。●
大约40岁左右,鼾声出现高低不均,伴有间歇,表明已经出现睡眠呼吸暂停,这时呼吸暂停多在仰卧拉及快动眼等特定的睡眠期出现 。● 数年后,病情逐渐发展到整个睡眠过程中皆有呼吸暂停发生,出现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典型症状 。● 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心脏增大、心律增大、心律失常、血液中红细胞增多等并发症,甚至可发生睡眠时突然死亡 打鼾标志上呼吸道狭窄,呼吸暂停时气道则完全阻塞,因而有人认为睡眠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初期阶段,二者属于同一疾病的不同时期,打鼾不过是茫茫大海中露出的冰山的一角,经过数年、数十年以后将发展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因而将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称为“重度打鼾病”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及病情不同分为四个阶段 。临床前期(0):以重度、持续、规律的鼾声为特点,仰卧位睡觉时,在Ⅰ、Ⅱ或REM睡眠期偶尔发生呼吸暂停 。初期(Ⅰ):在Ⅰ、Ⅱ或REM睡眠期经常出现呼吸暂停,仰卧位时加重 。加重期(Ⅱ):无论任何体位,任何睡眠时期都频繁发生呼吸暂停 。
并发症期(Ⅲ):白天嗜睡明显,白天可以出现缺氧、血二氧化碳升高,通气量明显不足,已引起心血管、神经、精神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 。研究还发现,打鼾出现的越早,越有可能发展为睡眠呼吸暂停,呼吸暂停的病情也较重 。治疗反应也提示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存在密切关系 。应用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过程中,随着设定的压力由低到高,最先消失的是呼吸暂停,但可能的鼾声存在;压力再升高0.196~0.294千帕(2~3厘米水柱),鼾声消失 。
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后,暂时不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睡觉时也可以只出现打鼾而无呼吸暂停发生,但如果长时间不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则又可出现呼吸暂停 。许多因素都可以促使单纯打鼾向睡眠呼吸暂停发展: ⑴功能性因素:呼吸中枢对呼吸的控制功能异常可以促使单纯性打鼾向睡眠呼吸暂停发展 。
1)气道狭窄、肥胖等都可加重机体的呼吸负荷,患者吸气时胸腔内产生的负压可达4.90~5.88千帕(50~60厘米水柱)比正常人要大得多 。长期发展下去,机体对机械性、化学性呼吸刺激反应的敏感性下降,呼吸中枢对呼吸的控制功能低下,加重打鼾,睡眠时易出现呼吸暂停 。
2)有的人是由于先天性遗传的原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控制功能低下,打鼾向睡眠呼吸暂停发展 。长期睡眠紊乱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也要可以造成呼吸中枢对各种刺激反应的敏感性下降 。
3)随着年龄的增加,上气道的肌肉及软组织松弛,加之控制上气道肌肉的神经系统的功能衰退,易出现气道塌陷 。⑵解剖因素:
1)随年龄增加,男性在35岁以后、女性在更年期以后,体重明显增加,特别是颈部有脂肪沉积,可使上气道的口径缩小,塌陷性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随之上升 。
2)长期打鼾也能改变上气道的肌肉及颌面部的骨骼结构,从而影响上气道的形状及口径,尤其是儿童时期,由于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打鼾可以引起类似佝偻病的鸡胸表现,胸廊下端内凹,颌面部发育异常,从而加重病情 。⑶诱发因素:饮酒、吸烟、呼吸道感染、过敏等原因都可以促使单纯性打鼾者在睡眠时发生呼吸暂停 。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互想加重的情况如图3所示: 关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自然病程目前还了解不多,现有的资料表明,打鼾患者将来很有可能发生睡眠呼吸暂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