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度喂养会有哪些危害?宝妈们一定要了解的!( 二 )


2、心理需要
在排除生理因素后,如果小宝宝还哭,可能就属于心理方面的需要了:
我要撒娇:当宝宝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时,就会发出声调比较高的哭声,但一般不会流眼泪 。
我生气了:如果撒娇没能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有什么事情让宝宝感到愤怒,此时的哭声与撒娇时相比,声音更高,甚至有些尖厉刺耳 。
我很难过:宝宝感到难过的时候,哭泣的声音听起来也是比较低沉的,有点像呜咽声 。
3、宝宝生病了
如果小宝宝生病了,因为感觉很不舒适,哭声会比平时尖锐,往往还哭个不停或者是一阵阵地哭闹 。同时,宝宝还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脸色不好,有时还会带肢体动作,比如握拳、蹬腿、抓挠某个部位等等:
肚子不舒服:常见的疾病中,急腹症和肠叠套的哭闹比较典型,是一阵阵的大声嚎哭,宝宝表现得十分不安、脸色苍白、出汗 。
发烧了:如果是因为发烧引起的哭闹,宝宝也会显得烦躁不安、面红耳赤,用手摸宝宝的额头或身上会感觉发烫 。
耳朵不舒服:如果宝宝一边哭一边用手去抓某一部位,很可能是那个部位存在病症 。比如用手抓耳朵,可能是中耳炎、外耳道异物等;用手抓鼻子,可能是鼻子不通气或者鼻子里有异物 。
提示:如果宝宝的哭泣和往常不同,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宝宝安静下来,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观察宝宝的症状,并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
4招判断宝宝吃得饱不饱
有些妈妈不知道宝宝的食量,总怕宝宝吃不饱 。但只要你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要宝宝吃得饱不饱是有迹可循的 。
1、看宝宝体重&身高增长速度
0-3个月的宝宝,每月体重增长达到1千克,身高增长达到4厘米左右,就说明宝宝基本吃饱了 。
如42天宝宝检查时体重增长小于1.5千克,那就说明可能母乳不够,需添加奶粉,也可能是喂养方法不对,需医生指导 。
2、看宝宝吃奶后的反应
如宝宝吃奶后能安静睡觉3小时以上,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哭闹,这表示他已吃够了 。如宝宝长时间不肯放开妈妈乳头,或猛吸一阵又把乳头吐出来哭闹,且体重增长慢,则表明没有吃饱 。
3、看宝宝的大小便
一般而言,宝宝每天尿湿(湿透)6块以上尿布,说明母乳的量6足够,宝宝吃饱了 。
4、从宝宝下咽的声音判断
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了 。
小结
新妈妈们要了解正确喂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调制配方奶的方法,避免过早为宝宝添加固体食物 。婴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尽量不要让奶瓶喂养时期过长,爸爸妈妈要避免用食物去安慰、鼓励宝宝,避免过度喂养 。
【宝宝过度喂养会有哪些危害?宝妈们一定要了解的!】『①本文②来源妈育儿网,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