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女性是否排卵( 二 )


4、抵抗力下降:在排卵期,女性的阴道粘液会变得稀薄,这是为了让精子能更容易地通过从而增大受孕成功的机会,与此同时,女性的鼻腔粘液也会减少,这就增加了细菌侵入人体循环系统的机会 。
月经干净后宫颈粘液常稠厚而量少,甚至没有粘液称“干燥期”,提示非排卵期 。月经周期中期随着内分泌的改变,粘液增多而稀薄,阴道的分泌物增多称“湿润期” 。接近排卵期粘液变的清亮,滑润而富有弹性,如同鸡蛋清状,拉丝度高,不易拉断,出现这种粘液的最后一天±48小时之间是排卵日,因此,在出现阴部湿润感时即排卵期,也称“易孕期” 。
排卵日期是下月16号,前5后4天都是易受孕的日期
4.怎么测才能更准确的知道有没有排卵
一、月经周期表推算法:排卵大致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2-16天之间,加上精子在女性体内能存活二个小时至八天不等(通常认为在女性体内的精子受孕能力仅能保持1-2天),卵子能存活12-24小时,受孕期应该是在下次月经之前的9-19天 。
二、基础体温法:排卵时基础体温升高,而且会维持14天左右 。这种体温上升是因为排卵后滤泡分泌黄体素,黄体素具有生热作用,能使体温升高以促进受孕卵着床 。首先准备一支特殊的基础体温计,前端为圆形的特殊体温计(各大药店均有售),它的最小刻度为0.05 。在清晨刚睡醒还没有任何活动之前,测量舌下体温(当时的基础体温)5分钟 。
未排卵前的体温持续在36.5左右,波动范围在0.1之内,此即是低温期也叫卵泡期;在低温期结束当天的早上,会出现比前一天低0.3-0.4的体温 。这时就是排卵日了,排卵后体温很快升高0.3-0.5左右,进入高温期,即黄体期 。这种高温会持续14天左右 。
【提示】传统的排卵监测方法中,基础体温测定法主要是回顾性的,很难用来指导安排同房授精的时机 。排卵后形成黄体,黄体产生孕酮,才能有基础体温的升高 。因而, 当基础体温上升时才行授精,已失去最佳受孕时机 。而基础体温上升前的下降只有一部分患者有此改变,也很难据以指导作授精 。目前,多依基础体温测定的周期天数及双相体温的高温相天数用以确定排卵精确监测的开始时间,以期减少监测天数而又不致遗漏其排卵日 。
三、由分泌物推测排卵日:女性在排卵之前,雌性激素会使子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改变阴道酸碱度,以利于精子存活和运动 。所以在排卵前子宫颈黏液开始微量出现,清澈透明而不多粘 。排卵当天黏液量最多,像水样清澈而会扩散,阴道和外阴部呈现潮湿粘润 。
一般认为分泌物清彻透明呈蛋清状,拉丝度最长的一天很可能是排卵日,在这一天及其前后各3天为排卵期 。排卵以后,量又逐渐减少,并且转为浑浊浓稠 。月经过后几天,女性荷尔蒙降至最低,子宫颈黏液量少,阴道和外阴部恢复干燥 。你可以使用干净、洁白的卫生纸擦拭外阴部,注意纸上黏液情形,并训练自己判断外阴部湿润程度,然后予以详细记录,以此来判断排卵日 。
观察宫颈粘液每天需要数次,一般可利用起床后,洗澡前或小便前的机会用手指从阴道口取粘液检查,观察手指上的粘液外观、粘稠程度以及用手指做拉丝反应等几方面检查 。
四、经间痛与排卵的关系:在两次月经中间,有些女性会觉得下腹疼痛,这就被称为"经间痛" 。经间痛是卵子从卵巢里排出产生的疼痛感 。所以经间痛作为排卵的信号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经间痛通常出现在排卵2-3小时前,有些人会感觉像是抽筋或岔气 。敏感的人在排卵的前一天就能感觉到 。经间痛的特征是在排卵的时期疼痛会增强,疼痛的颠峰持续30分钟到3小时,疼痛的部位几乎都在右下腹,有的人每个月左、右下腹交替疼痛,或耻骨上方附近有疼痛感,有时会被误以为是阑尾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