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俞穴怎么找

1.命门穴和肾俞穴分别在哪里?

肾俞穴怎么找

文章插图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 。(不知道你女儿多大年龄,这个1.5寸约相当于你女儿大拇指1个半那么宽) 。捏脊法对小儿消化不良是很有好处的,但也要注意一定的手法 。
http://www.mifang.org/am/pic/fbei.html 找穴位
http://you.video.sina.com.cn/b/14848294-1217096431.html捏脊法
小儿捏脊法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 。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
【肾俞穴怎么找】【基本内容】
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 。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 。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风府穴 。捏拿完毕,再按肾俞穴 。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
3、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 。
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 。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
4、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在相应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 。如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照明俞、肺俞;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烦躁提肝俞、厥阴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统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 。
【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 。
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 。
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 。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 。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
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 。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上述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
【适应证】
本疗法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 。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 。此外,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
【禁忌症】
脊拄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 。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
【注意事项】
1、本疗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