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常见的玩具,竟然是导致宝宝胃穿孔的真凶!

随处可见的玩具,竟然是导致宝宝胃穿孔的真凶!你是不是感觉不太相信,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真实的案例吧!随处可见的玩具,竟然是导致宝宝胃穿孔的真凶!你是不是感觉不太相信,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些真实的案例吧!
上次朋友她带2岁的宝宝上早教课,老师拿出了一种叫“巴克球”的玩具给他玩 。
据说这个小小的磁珠可以锻炼空间思维能力,也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
为此,她也买了一盒 。
类似于这种:
我说,宝宝才这么小,这种磁球你赶紧丢了,吃进去就麻烦了!
说时迟那时快,2岁的宝宝拿着磁球正准备“尝尝味道”!
幸好及时发现,马上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中,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
小小一颗磁球,它的危害能有多大?
今年8月份, 济南1岁多的小玉琳突然吃不下饭,还出现了发烧、腹痛、拉肚子的症状 。
妈妈一直当做感冒来治疗 。
可是20天后,小玉琳依然没有好转 。
于是将小玉琳送进医院,照片发现她有六七处肠穿孔!肠子已经黏连在一起!
最终从小玉琳腹部取出了6颗磁珠!
这并不是个例,上海一名2岁宝宝也不小心误食哥哥的玩具—巴克球 。
【这些常见的玩具,竟然是导致宝宝胃穿孔的真凶!】最终医生只从这个宝宝胃里的六颗巴克球,还有一排珠子已经穿出胃壁,到宝宝肚子里去了 。
宝宝的肠与胃均已穿孔,万幸的是奶奶发现得及时,否则造成胃壁或肠壁损伤,形成漏洞,还可能导致腹膜炎甚至引发休克 。
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危害?
因为“巴克球”具有4000高斯的磁力 。
4000高斯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这种玩具一旦被误食进入人体后,会穿过人体组织互相吸在一起,导致胃肠道穿孔或阻塞,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血液中毒或者死亡 。
这种磁球的恶劣的影响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2011 年《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就曾经发表一篇题为《儿童和青少年误吞磁性异物致消化道损伤的文献分析》,认为绝大部分是五岁以下儿童由于误服玩具导致,会导致食管至结肠不同部位的穿孔和肠瘘,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我国在2016年1月1日已实施新国标,新国标中规定,玩具上使用的磁铁磁力不得超过50千高斯每平方毫米 。而巴克球超出了整整80倍!
据称,早在2012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已经禁止这类玩具的出口,但中国依然随处可买 。
在网络上搜索,就可以看到销量还是很不错的,价格也很实惠 。
详情里面有几行小字:
人们的购买习惯是看完标题、图片后直接跳向评论,详情里的几行小字根本不能引起爸爸妈妈的重视,商家也不愿引起人们恐慌,毕竟销量很重要 。
导致的结果就是什么呢?
2017 年四川一名 4 岁女童误吞磁铁,致使肠道坏死,最终通过手术取出磁铁才保住命;
2017 年武汉 2 岁女童吞食了姐姐 16 颗磁球玩具,致使胃和小肠发生 7 处穿孔,一段小肠被切除 。
而爸爸妈妈若想了解“巴克球”,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前几页仅仅是简单的介绍,没有任何负面新闻 。
尽管如此,身为父母还是应该有足够的警醒及重视 。
一盒200多颗磁珠,少了几颗根本就发现不了 。
所以,从源头上杜绝:不要给宝宝玩磁珠(铁)—误食磁铁的后果也是毁灭性的!
除了磁珠,医学上常见的误食现象还有:
1、医学上堪称两大食道“杀手”,除了磁珠(铁),就是纽扣电池 。
纽扣电池普遍存在于宝宝的玩具中,不少宝宝在玩耍过程中就会吞食纽扣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