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好三孩生育政策 生三胎新政策2022

自从三孩生育政策落地后,“能不能生,敢不敢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在1月20日国家卫健委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表示,目前,三孩生育政策实施时间还不长,配套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也在陆续出台中,短期内很难显现出明显效果 。

如何落实好三孩生育政策 生三胎新政策2022

文章插图
多重因素导致出生人口连年下降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与2021年人口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 。对此,杨金瑞表示,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首先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下降 。“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婚育观念显著变化 。在杨金瑞看来,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婚姻推迟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进一步抑制了生育水平 。调查显示,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调查为1.73个,2021年调查降到1.64个 。
“在婚育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也加重了生育顾虑 。”杨金瑞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相关配套支持政策衔接不上,让许多年轻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群众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 。
25个省份完成条例修订,部分省份已制定实施方案
近几年,中国出生人口数持续下降 。“这主要是受到育龄妇女总数、育龄妇女内部年龄结构,以及生育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未来走势的判断是综合上述因素来看的 。
宋健认为,近年来我国的生育率下降比较迅速,特别是一孩总和生育率下降抵消了二孩总和生育率上升的效果 。未来能否平缓出生人口下降趋势,关键在于生育率能否有所提升 。这需要加快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缓解群众面临的压力 。
对此,杨金瑞介绍,2021年6月,《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印发,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
“目前25个省份完成条例修订,部分省份已制定实施方案 。”杨金瑞表示,从现有情况来看,各地普遍延长产假30-90天,增加普惠托育服务发展、计划生育家庭权益保障等条款 。浙江省将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改革举措纳入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苏州市计划财政投入4亿元用于促进普惠托育发展;攀枝花市完善生育服务体系、探索发放生育津贴等 。
多项政策推进,有助于提升生育水平
【如何落实好三孩生育政策 生三胎新政策2022】据宋健介绍,综合其他国家的措施来看,大概可分为三类:时间支持的措施,包括产假、育儿假、陪产假等相关的假期制度;经济支持的政策,包括给儿童的津贴、给家庭的津贴以及给父母的各种照护津贴,还有税收减免的政策;服务支持的措施,包括社区的托幼、公立托育机构、居家帮助、课后照顾等等 。其中,推进性别平等、平衡工作家庭冲突、促进家庭发展等政策,有助于我国提升生育水平的提升 。
杨金瑞表示,《决定》印发半年来,相关部门在推进相关政策法规的修订工作,同时加快出台各项生育支持措施 。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提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税专项扣除建议方案,医保局指导各地三孩生育政策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的给付工作,教育部推进“双减”工作,发改委等23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