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把礼貌养成习惯

期望你的孩子拥有自然而然的谦谦风范?是的,这是可能的 。现在就照着下面的话去做,并期待发生变化吧 。
一个妈妈的有感而言
当我儿子两岁时,他蹒跚走路的样子很是迷人,偶尔也会自发地冒出“谢谢”、“请”等只言片语 。这对于平常比较害羞,常常藏在我的腿后面见陌生人的他来说,做的还真不错 。不过,就在去年,儿子5岁的时候,我突然惊奇地发现害羞的小男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暴君,不愿意坐在餐桌旁,拒绝与客人交谈,并且急躁地要求立刻吃饭、吃冰激凌 。
一次,在我朋友的家里,他举着他的杯子命令主人给他添满,就好像一个将军对待地位低下的士兵 。朋友扭过头对我说:“平时,你能忍受他这样?”当时我真惭愧 。我从未意识到,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就像乐曲中的和谐音符,一旦和谐不在,麻烦就来了 。
我知道我的努力失败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像我儿子这个年龄,什么样的礼貌是合适的 。他在幼儿园是举止端正的学生,在家却这样无礼蛮横,究竟是他太过于淘气而任性,还是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小孩?
没有礼貌的时候,我没有及时纠正就可能纵容了他的没礼貌 。在和其他的父母和专家交流过以后,我了解到每个孩子都有能力掌握与之年龄相符的礼貌,无论是害羞、淘气、任性或叛逆的孩子 。有礼貌的行为能够表现出对他人的尊敬和关心,没有礼貌则伤害了其他人的感受 。所以反过来,把我儿子的所作所为放在他自己身上可能更能让他理解:“如果其他人对你也这样没有礼貌,你会感觉如何?” 。
由此,我明白了教育小孩有礼貌并不会嫌太迟,但是马上开始仍然是明智的选择 。
1~2岁 不要期望太高
这个阶段的孩子几乎不能走、说或记住超过一天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即使是这么小的孩子也能够开始学习基本的礼貌行为 。只是不要期望他们能完全的理解,或完全执行家长教给的内容 。
使礼貌成为交谈的一部分
考虑其他人的感受是礼貌举止的根本,因此要鼓励自己的孩子这样做 。例如:当我们帮助邻居在小区内寻找丢失的钥匙时,邻居会感觉很舒服,我们也会舒服 。事实上,告诉孩子如何关心和帮助其他人,并不需要他们完全理解帮助的真正价值 。
重视个性
一些15个月大的孩子会说“你好”和“再见”,而一部分发育慢的孩子可能还不会说这些话,那也没关系 。因为孩子的脾气秉性不同,让孩子做出反应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说,在生日宴会上作为大家的焦点可能会感觉不舒服,他能表现出的礼貌就是怯怯地在你耳边说声“谢谢”,并让你来转达信息 。
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是画一张画并把它交给你来间接表达 。
对内向的孩子所表现出的诸如:请、谢谢、对不起、打扰一下等表达,家长要保持足够的安静,来鼓励孩子表达 。
教育要保持简单
18个月大的孩子知道如何使进餐时间变得混乱,他们会乱扔食物,站在椅子上,大声哭闹 。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能像成人一样在就餐时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因此教育要保持简单 。最简单的就是从确立一条规则开始,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坐着吃 。不断的重复,就会有效果 。
2~3岁 文明开始
这个阶段的孩子仍然处在能力限制阶段,但是当孩子的大脑发育到36个月的时候,新的更强壮的脑电波会帮助他们提高记忆力、语言能力和刺激控制 。结果就是:礼貌出现了 。
及时制止不当行为
家长不要期望孩子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有好的礼貌 。如果你的儿子在游乐场拿走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要马上介入并坚持让他把玩具还回去 。要告诉他,如果他不把玩具还回去,将受到惩罚,并且不要暗示他能对这件事有决定权 。脾气好的父母总是给孩子太多,但是有些是他们不需要的,已经有很多事情是由孩子在做决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