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针灸72绝针失眠

1.失眠的针灸治疗方法?

董氏针灸72绝针失眠

文章插图
失眠的针灸治疗方法?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易再入睡;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 。西医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属“失眠”范畴 。
本病的原因主要有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总之是与心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 。除了针灸之外,还可以配上茶疗,现在市面上最普遍使用的是(芝元堂)怡眠茶 。(芝元堂)怡眠茶疗效好,并且没有副作用,不会产生依赖 。能够很好的改善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太短,醒后无法再入睡,而且频频从恶梦中惊醒,感觉整夜都在做恶梦,睡过之后又感觉精力没有恢复的现像 。
一 、
1 肝郁化火 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
针灸治疗: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等穴,针用泻法 。

2 痰热内扰 失眠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
针灸治疗:内庭、公孙、丰隆、神门等,针用泻法 。

二 、
1 阴虚火旺 心烦失眠,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 。
针灸治疗:大陵、太溪、心俞、神门等,针用补泻兼施 。

2 心脾两虚 多梦易醒,心悸不安,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
针灸治疗:脾俞、心俞、三阴交、神门等,针用补法,加灸 。

3 心胆气虚 失眠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
针灸治疗:胆俞、心俞、大陵、丘墟、神门等,针用补法 。
2.针灸治疗失眠的基本信息
第一节 《黄帝内经》论治失眠
一、《黄帝内经》对睡眠生理的描述
二、《黄帝内经》对失眠的论述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论治失眠
第三节 后世的发挥
第一节 古代治疗失眠常用穴位
一、古代治疗失眠的相关穴位
二、古代治疗失眠相关穴位的理论依据
三、古代针灸治疗失眠的取穴特点
四、古代治疗失眠处方
【附】相关古籍论述
第二节 现代治疗失眠常用穴位
一、现代治疗失眠常用相关腧穴
二、现代关于治疗失眠常用腧穴的论述
三、现代治疗失眠的取穴特点
四、现代治疗失眠腧穴处方及其配穴、方义
第一节 毫针疗法
一、辨证论治
二、辨经论治
三、头针法
四、腕踝针法
五、子午流注辨证逢时开穴法
六、腹针法
第二节 灸法
第三节 耳针疗法
一、耳针疗法治疗失眠的原理
二、耳针疗法治疗失眠选穴原则
三、耳针疗法治疗失眠常用选穴方法
第四节 皮肤针法
一、选穴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项
第五节 穴位注射
一、选穴处方
二、药物选择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项
第六节 其他疗法
一、电针法
二、皮内埋针法
三、拔罐疗法
四、放血疗法
五、敷贴疗法
第一节 心脾两虚证病案
第二节 阴虚火旺证病案
第三节 心胆气虚证病案
第四节 心肾不交证病案
第五节 心血不足证病案
第六节 肝气郁滞证病案
第七节 肝郁化火证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