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按摩哪个位置( 二 )


1. 推攒竹(开天门)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操作:两拇指由眉心向额上至发际交替直推 , 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
2.捋眉梢(推坎宫)位置: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分推 , 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 , 头痛 , 目赤痛 。位置:两侧眉后凹陷处 。操作:用中指端揉该穴或运太阳 。当运太阳时 , 向耳的方向揉为泻 , 向眼的方向揉为补 。
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 , 头痛 , 目赤痛(应以泻法为主) 。
4.按揉迎香位置:鼻翼外缘 , 鼻唇沟陷中 。操作:用右手食、中二指同时按揉迎香 , 约10~20次 。主治:鼻塞流涕 , 不闻香臭 , 口眼歪斜 。
5.揉大椎位置: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约在与两肩平行的脊柱突出的脊椎骨) 。操作:以右手中指端揉达大椎穴 , 约10~20次 。主治:发热 , 项强(脖子发硬) , 咳嗽 。
6.推天河水位置:前臂侧面正中 , 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以左手持患儿之手 , 使掌心向上 , 再以右手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并拢 , 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 双手交替操作 , 反复约10~20次 。主治:外感发热 , 潮热 , 内热 , 烦躁不安 , 口渴等 。
7.推六腑位置:前臂尺侧 , 阴池穴(手腕横纹处)至肘尖处成一直线 。操作:以左手持患儿左手 , 以右手拇指 , 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然后再交换双手 , 作另一侧手臂 。反复约10~20次 。主治:
一切实热病症 , 如高热、烦渴、咽痛、惊风、痄腮和大便燥结等 。以上治疗孩子发热的按摩推拿方法 , 应该根据孩子病情发展的情况来决定用哪些穴位和手法 。
3.孩子发烧可以按摩什么穴位退烧吗?
谣言:最管用退烧方法 , 不管烧多狠 , 1个动作就搞定!宝宝发烧时 , 内关、心经、小天心各推拿100次 , 可以快速退烧 。
辟谣: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及急诊科临床症状 , 有人提出在小儿发烧期间 , 给小儿采取推拿的方法有利于退烧 , 那么小儿推拿退烧有用吗?最近网上甚至流传着“最管用退烧方法 , 不管烧多狠 , 1个动作就搞定!宝宝发烧时 , 内关、心经、小天心各推拿100次 , 可以快速退烧 。”的说法 , 但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说到退烧 ,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发热 。
什么是发热?
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 , 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 , 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 。医学上将体温在37.5~38.0℃称为低热 , 体温在38.1~39.0℃称为中等热 , 体温在39.1~40.0℃称为高热 , 体温在40℃以上称为超高热 。
推拿能够辅助退烧 , 但不管烧多狠 , 推拿都能搞定是不科学的 。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疗法 , 在长期的实践中证实能够辅助退烧 , 也因其操作方便、无针、无药 , 无创伤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但是烧多狠 , 推拿都能搞定吗?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
第一、小儿发烧只是一种症状 , 推拿只是能够辅助降温 ,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起发热的原因 , 而临床上认为当患儿体温持续超过38.5℃ , 且出现不舒服的感觉 , 应怀疑存在感染的可能性 , 要及时就医判断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 , 以免耽误病情 , 引起肺炎、重症感染等危害患儿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