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宝宝是怎么努力的


分娩时,宝宝是怎么努力的

文章插图
你和胎儿的最后一关
妊娠32周以后,准妈妈进入了孕晚期 。现在,你可能会感到行动特别不便,腹部越来越膨隆,行动变得迟缓 。这是你和小胎儿的最后一关 。顺利度过这一关,你就可以和亲爱的宝宝见面了!
【分娩时,宝宝是怎么努力的】 在你阵痛辛苦的时候,宝宝也在努力地出来 。胎儿通过产道娩出时,为了适应产道各个部分的大小及形状以及骨盆轴的走向,胎儿首先必须使颜面部朝一侧横向进入其中 。再向前进人,随着弯曲的形态,一点一点地向前不断回旋着通过骨产道 。最后终于向后方或前方回旋着生出来 。这就叫做“儿头的回旋”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宝宝是怎样通过这狭长的产道而出来的吧 。
衔接:
胎头双顶经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胎头进入骨盆入口时呈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衔接,由于枕额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儿枕骨在骨盆前方 。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小部分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若初产妇分娩已开始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无头盆不称 。
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下降 。下降贯穿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与其他动作相伴随 。下降动作是间歇的,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的压力,由胎体传至胎头;宫缩时子宫底直接压迫胎臀;腹肌收缩;胎体伸直伸长 。初产妇胎头下降速度较经产妇慢,系因子宫颈扩张缓慢及软组织阻力大的缘故 。临床上观察胎头下降的程度,可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胎头在下降过程中,受骨盆底的阻力发生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 。
俯屈:
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后,继续下降至骨盆底,即骨盆轴弯曲处时,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部遇到肛提肌的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经(11.3cm)为枕下前囱径(9.5cm),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进一步下降 。胎儿出生时的通路叫“产道” 。产道有从子宫下部到阴道口的软产道和骨盆部分的骨产道两个部分 。软产道有伸缩性,使得胎儿容易通过;而骨产道当然就不那么容易通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