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的镇痛方法


分娩的镇痛方法

文章插图
一、非药物性镇痛法
1、精神安慰镇痛分娩法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 分娩镇痛与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 如恐惧、焦虑、疲惫、缺乏自信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等因素都能降低产妇的痛阈 。此镇痛法包括:l)产前教育:纠正“分娩必痛”的错误观念;2)锻炼助产动作:腹式呼吸、按摩;3)照顾与支持:家庭式分娩、陪待产等;4)“导乐”分娩法:由一名有过自然分娩经历的女性陪伴正在分娩的产妇 。
2、针刺麻醉
3、经皮电神经刺激仪
作用原理:分散产妇的注意力 , 镇痛有效率仅为25% 。
4、水下分娩
即产妇于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的前期坐于热水的浴盆中 , 靠热水和水的浮力缓解产痛 , 但镇痛效果不确切 。
非药物性镇痛法的优点:对产程和胎儿无影响 。
其缺点:镇痛效果差 。
二、常用的药物性分娩镇痛法
1、笑气(N2O)吸入法
应用方法:用麻醉机以N2O:O2=50%50%混合后 , 产妇自持麻醉面罩放置口鼻部 , 在宫缩前20-30秒经面罩作深呼吸数次 , 待产痛消失时 , 面罩即可移去 。间歇吸入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 。
优点:1)效果较可靠 , 大约50%左右的产妇镇痛有效;2)显效迅速、失效也快;3)不刺激呼吸道 。
缺点:1)N2O有30-45秒的潜伏期 , 而宫缩又先于产痛出现 , 因此间断吸入至少在宫缩前50秒使用 , 若感觉疼痛时吸入 , 不但起不到止痛效果 , 反而在宫缩间歇进入浅睡状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2)若吸入过深 , 产生全麻效果 , 有误吸的可能性;3)笑气为吸入性气体 , 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
2、杜冷丁
使用方法:常用量为50-150mg , 肌肉注射 , 给药后15-20分钟起效 , 1-1.5小时达高峰 , 2小时后逐渐消退 。
优点:1)给药简便;2)40%-60%的产妇镇痛有效 。
缺点:1)注药后能迅速通过胎盘屏障 , 母体静脉注射后数秒钟即在胎血内出现 , 6分钟达到母血与胎血之间的药物平衡 。肌肉注射后2小时在胎血内浓度达高峰 , 对新生儿呼吸中枢产生抑制;2)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 , 大部分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 在宫缩间歇往往嗜睡 。
【分娩的镇痛方法】 3、安定
使用方法:常用量为0.2-0.3mg/kgiv.
优点:给药简便 , 用于精神紧张的产妇 。
缺点::1)无镇痛作用;2)可造成新生儿严重低血压和长时间的低体温 , 尤以早产儿明显 。
4、区域性阻滞
此种方法由产科大夫实施:1)会阴局部浸润阻滞;2)宫颈旁阻滞 。
三、椎管内注药镇痛法
是目前国内外麻醉界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最可行的镇痛方法 , 镇痛有效率达95%以上 。
优点:1)镇痛效果好 , 可做到完全无痛 , 尤其适合于重度产痛的产妇;2)产妇清醒 , 可进食进水 , 可参与产程的全过程;3)无运动阻滞 , 可下地行走;4)可灵活地满足产钳和剖宫产的麻醉需要 , 为及早结束产程争取时间;5)随着新的给药方式—CSEA和PCEA技术的出现及新的药物---罗哌卡因的出现 , 提高了分娩镇痛效果 , 对母婴和产程几乎无任何影响 。
缺点:1)技术含量高 , 需要由掌握麻醉专业技能的麻醉科医师来操作 , 也就是说给药不太简便;2)有技术风险 , 有3%的镇痛失败率;3)药物剂量和浓度选择不当时 , 对运动阻滞、产程及母婴产生不良影响 。椎管内注药的分娩镇痛法是有创性的 , 具有一定的操作和技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