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稀不怎么吃( 五 )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
应对措施: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 。如果大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 。
总之,血便不容忽视,以上状况均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
擒拿坏“臭臭”12 羊便
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 。
应对措施:
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 。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 。是,就是便秘 。
便秘要视情况处理: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可给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米汤,以刺激肠蠕动(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对那些年龄更大点的便秘宝宝,生活中父母应鼓励他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谷类食品 。
除了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便秘,还可结合按摩: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转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钟,再按摩10圈,反复进行3回 。
还可以协助宝宝做助便操: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 。增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可以促进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 。
如果婴儿存在顽固性便秘,经上述处理均无效,就需要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因为便秘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例如先天性巨肠症、肛门疾病、甲状腺功能不全等 。
宝宝粪便的次数、性状、颜色、气味与年龄、食物的种类及其消化、吸收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是反映宝宝胃肠功能的一面镜子,家长可以通过观察粪便来调整宝宝的饮食 。
饮食不同 粪便有异
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未加辅食前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有时稍稀或带绿色,略带有酸味,每天排便3-4次 。宝宝肠道内有许多正常寄生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它们在肠道中帮助分解食物,促进吸收,还能在肠道内营造一个酸性的环境 。肠道致病菌最怕酸性,很难在肠道内生存致病 。添加辅食以后,大便次数减少,每日1-2次 。
人工喂养的宝宝粪便呈淡黄色或灰色,质地较硬,因奶粉中蛋白质较多,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的臭味,每日1-2次,有时有奶块 。若同时加淀粉类食物,大便次数不多,但量较多,呈深褐色,臭味加大 。
粪便改变 调整饮食
■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质地较稀,夹有黄色油状小颗粒,带有酸味,这是脂肪消化不良所致 。
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可只给宝宝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较高的后半段奶则挤出弃去 。此外,母亲要多饮水及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或油炸食品 。
■大便呈水样,带有泡沫,味酸刺鼻如馊食般,这可能是对糖类不消化所致 。
调整饮食:在奶中少加糖,或暂停乳类食品,代米汤、淡豆浆,并用葡萄糖调味 。
■粪便恶臭如臭鸡蛋味,带有不消化的奶瓣,可能是蛋白质消化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