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成了胎教工具

“海豚胎教”勿跟风

海豚成了胎教工具

文章插图
据报道 , 由于秘鲁产科大学校长伊丽莎白·雅兰说“海豚发出的声波能够刺激胎儿的脑部发育” , 引得该国的孕妇掀起了一股“海豚胎教”的热潮 。她们穿著泳装 , 不辞辛劳地挺着大肚子与海豚进行亲密接触 , 一心希望自己的宝宝在肚子里面就能变得更聪明 。一些海洋公园也特意训练海豚如何游近孕妇 , 企图让它们变成熟谙胎教的医生 。
【海豚成了胎教工具】 海豚真的懂得并能够实施胎教吗?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牛凤岐教授对此表示了强烈的质疑 。他提醒孕妇:切勿跟风 , 以免“为福招祸”害了宝宝 。
牛凤岐是我国著名的医学超声专家 , 研究领域广及医学超声物理与工程、材料与器件、计量标准化与产品质量评价 , 对声波的医学应用特别是其安全和有效性一向极为关注 。他明确指出:“包括经孕妇腹壁播放音乐在内 , 所有以声波作用于胎儿 , 人为地影响其成长发育的行为 , 在专业上都属于医学干预 。在这种情况下 , 所用的乐曲和播放的工具就变成了医疗技术和器械 , 必须经过必要的研究和动物试验证明其科学性 , 形成样机和产品标准 , 经医疗器械质检机构检验合格、足够样本的人体实验、获得药监局批准后 , 才能作为医疗器械生产和应用 。不是随便什么声波 , 随便什么人都能拿来用于进行所谓胎教的 。”
海豚发射的声波能否进入母体
海豚发出的声波究竟有没有如此神奇呢?据牛凤岐教授介绍 , 海豚头部斜上方有一个喷水孔 , 通过控制孔的闭合和大小 , 能够改变所发声波的波形、强度和频率 。
海豚发出的声波类型有三种 , 一种是哨音 , 频率为5千赫兹到15千赫兹﹔第二种是猝发脉冲声﹔第三种是卡嗒声 , 频率为0.25千赫兹到220千赫兹 。哨音和猝发脉冲声主要用于通信和交流 , 其中猝发脉冲声声波可以很强 , 达到把猎物击昏和杀死 , 而卡嗒声则主要用于目标定位 。可见海豚发出的声波频率很广 , 既有20千赫兹以下的可听声波 , 也有大于20千赫兹的超声波 , 其用途都是为了海豚自己的生存 。
既然宣称海豚之所以能进行胎教主要是因为所发出的声波可刺激胎儿的脑部发育 , 那么海豚发出的声波究竟能不能进入母体到达胎儿呢?
牛凤岐教授说 , 由于空气与人体组织的声阻抗相差悬殊 , 在空气中发射的声波在到达两者界面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回空气中 , 能够进入人体的微乎其微 。通常在医院做超声波检查的时候 , 都要在皮肤上涂一层与人体组织阻抗匹配的耦合剂 , 目的是把探头和皮肤之间的空气排挤出去 , 让超声波顺利进入人体 。
两者相比 , 在空气中播放的音乐能够进入孕妇体内的部分非常微弱 , 而海豚发射的声波 , 包括可听声和超声 , 由于有海水作为耦合剂 , 进入人体要容易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