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从各个方面了解指纹的作用,树立科学的观点,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神奇的指纹教案吧 。
设计背景:
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我无意中听到了班上几个孩子这样的对话,其中一个孩子正把另一个孩子的手拉到自己面前仔细的研究,一边还对那个被研究的孩子说:你的右手一个螺旋纹都没有,你看我,我有三个螺旋纹呢!我奶奶说,手指上有螺旋纹的孩子可聪明了 。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过程--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 。我们班的幼儿年龄偏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不够专心和仔细,也不太爱提问题,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并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 。
2.从各个方面了解指纹的作用,树立科学的观点 。
3.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快乐 。
4.培养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
活动准备:
1.(幼儿)父母和自己的指纹图各自一张;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教案反思】2.(教师)各种指纹放大图;
3.(教师)放大镜每人一个;
4.(教师)从各种渠道(网络、书籍、报刊)收集的相关图片一组 。
活动过程:
1.印指纹:
幼儿分组玩印指纹的游戏;
把放大镜发给孩子,让幼儿观察,印完指纹后在纸上发现了什么、胶泥上又留下了什么?
2.讲述故事:
听老师讲的小故事,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指纹,比较自己和同伴的指纹有何不同;
比较自己的指纹和父母的指纹又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生的,孩子和父母总是长得很像,被别人称作“亲子脸” 。
幼:我奶奶说我长得和妈妈一模一样
幼:我鼻子长得像爸爸
幼:我眼睛长得像奶奶……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我乘机引导到:那大家想一想,我们可能长得像爸爸妈妈,可是我们的指纹也长得像爸爸妈妈吗?
孩子:有“亲子脸”,就有“亲子指纹”
孩子:不对,侦探片里面说,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的
教师:那大家把带来的爸爸妈妈的指纹图和自己的对比一下,看看谁说的对?
孩子们比较后一致得出结论,指纹和爸爸妈妈的没有一个一样 。
[幼儿发挥] 老师,我们和爸爸妈妈只长得相像,但是还是有不像的地方,并不是真的完全一样,所以我们的指纹也不是完全一样啊!可是我小姨生 的是双胞胎,他们长得一样,声音一样,穿得一样,连动作都一样,他们的指纹也应该是一样的呀!(很多孩子都点头表示同意)
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这里刚好有一幅双胞胎的指纹,小朋友们可以看一看,他们是不是一样 。(出示指纹图)共同分析比较双胞胎的指纹,小结指纹的秘密 。
教师给孩子们读一段文章,证明孩子们的结论是正确的 。并让孩子们明确知道,任何人指纹都是不可能相同的 。
3.指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