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谁在敲门教案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谁在敲门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小班音乐活动谁在敲门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谁在敲门教案吧 。
设计意图:
小班刚入园的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同伴,一时难以适应,为了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记住同伴姓名,减少心理恐惧,尽快适应新环境,特设计此活动“谁在敲门”,这一歌曲简短有趣,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并利用新颖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对唱歌曲,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让幼儿初步学会有礼貌地交往 。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愉快参与游戏,并学会歌曲的对唱形式 。
活动难点:让幼儿集中注意力记住同伴姓名 。
活动准备:
小猴及小熊的贴绒、布偶、头饰若干,节奏卡等 。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导入活动(1分钟)
请幼儿听老师拍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
(小猴出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通过欣赏、表演、游戏等形式,掌握乐曲基本旋律,并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从中感受参与游戏的愉悦)(18分钟)
(一)引导幼儿掌握节奏(××1×××—1)(4分钟)、
1、出示贴绒小猴及节奏卡(××1×××—1) 。小猴是按这个节奏跳出来的:“小猴,跳跳跳 。”
2、出示贴绒小熊,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小熊,走走走” 。
(这个环节重点练习节奏 。贴绒小猴、小熊随着节奏在节奏卡上跳跃,能使幼儿获得直观印象,自觉把歌词与节奏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
(二)欣赏歌曲(通过欣赏歌曲,理解如何对唱歌曲)(3分钟)
1、咦!小猴、小熊怎么竖起了耳朵?它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2、两位教师分别扮小猴、小熊对唱,幼儿完整欣赏 。
3、这首歌几个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 。两位教师的表演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对唱 。)
(三)学唱歌曲(幼儿学唱歌曲,并掌握基本旋律,通过替换幼儿名字,使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3分钟)
1、幼儿分句学唱一遍,重点练习“你是×××”这一句 。(为使幼儿准确地掌握旋律,教师教唱时采用单手旋律伴奏 。)
2、幼儿整首跟唱两遍 。教师提示幼儿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活跃,表达高兴的心情 。整首跟唱时每次都替换填入幼儿的名字,能保持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
(让幼儿轻松掌握基本旋律,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联系生活经验,扩展幼儿交往的能力)
(四)游戏:神秘的客人(通过角色表演对唱乐曲,进一步掌握歌曲旋律,同时初步学习有礼貌地接待客人)(4分钟)
1、教师扮客人敲门,幼儿扮主人,师幼对唱 。
2、请几名声音较响亮的幼儿扮客人,与全班幼儿对唱 。教师伴奏,并用眼神、手势提示 。(表演时,客人与主人不同的空间位置较易使幼儿分清角色,多样的对唱方式,再加上教师眼神、手势的提示,能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