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家长要接受孩子说不

(接上文)
心理疆界建立得好的孩子,不怕对他人说不 。能够坦然地拒绝他人、提出分歧、设立界限,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手段 。即使对方发怒,他也不会糊里糊涂地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或者过错,他会明白:
1、 如果对方因为自己设立疆界而生气,那是对方的问题;
2、 愤怒仅仅是对方内心的一种感受,它不会跳出来伤害自己;
3、 不让对方的怒火指使自己做不情愿的事情;
4、 不让对方的怒火影响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也变得愤怒起来;
5、 准备好,需要的时候,远离对方,保护自己 。
这些原则不仅仅是孩子需要掌握的,我们成年人掌握后,也会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中获益匪浅 。
一天下午,从幼儿园出来,我和悄悄带着两个孩子去附近的商店买毛线 。悄悄挑选毛线,我给Sam挑选鞋,两个孩子在一边拿着毛线团互相打着玩儿 。我把Sam带走后,商店的营业员围着虎娃说三道四,“刚才那个小孩儿真不讲理,把你的毛线团撕开了,他是坏孩子!”
虎娃义正词严地反驳她们,“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许你们说他的坏话!”
一个五岁的孩子,敢于对一群成年人说“不”,这是多么强大的内心力量!

一次在徐浩渊博士主持的“心育心”网站的心理论坛上,一位前来咨询的网友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中国男人不喜欢个性鲜明的女性(比如《飘》里的女主角郝思嘉)而更喜欢温顺的女子?
这也是我曾经思考过很久的问题 。套用这一章的理论,我初步得出一个答案来,贴到了论坛里:中国的家长喜欢听话的孩子,不允许孩子反对自己;孩子一旦反对家长,就要冒着毁灭生命中最重要关系的危险(不听话就不要你!),这是生存不能保障的危险,为了活命,他们只能当父母意愿的奴隶 。这样,孩子无法建构自我,无法建立疆界 。
一个心理疆界健康的人,既不怕别人说No,也不怕对别人说No 。但是中国的孩子们,因为家长不允许自己说No,因此也不懂怎样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 。个性鲜明、独立自主的女性,肯定都会对他们说No(或者提出不同看法)而不会对他们百依百顺,这时候,这些成年的男孩子们就不知所措了,因为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培训过自己怎样接受别人的个体性 。
没有疆界,也就没有你、我之分 。大多数人儿时“孵没有疆界,也就没有你、我之分 。大多数人儿时“孵化”期没有过好,父母不允许他们建构自我,所以他们的心理停留在婴儿最初的“共生”阶段,认为自己的感受必须是所有人(尤其与自己亲密的人)的感受,如果对方不同意,他们就没有了安全感 。
小巫 :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咨询员 。
【下 家长要接受孩子说不】『文章♂来②自妈育儿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