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不正常有可能是什么病

1.血常规检查指标几项不正常怎么回事?

血液检查不正常有可能是什么病

文章插图
化验单主要看关键项目
拿到自己的“血常规”化验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的18项检验结果时,徐女士懵了——有些指标在参考范围内,而有些指标却标着“↑” 、“↓” ,意思是指标偏高或偏低 。问医生,说“血常规”检查,只要是主要指标正常,其他次要指标高点低点没有关系 。
像徐女士这种情况到“医生信箱”来咨询的人很多 。最近,一些人到医院体检,因他们看不懂体检表,于是咨询自己到底是有病还是没病?病情是不是很严重,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对于如何看体检表,采访人员咨询了金华广福医院全科主任医师鲍德国 。
极少数人在“参考值”外
当你拿到检验报告单,在单子上都写有一个“参考值” 。那么这个“参考值”到底意味着什么?检验结果一旦超过了“参考值”就等于健康出现问题了吗?鲍德国说,“参考值”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用于参考、指导判断的数值,它实际上是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的平均数值,参考值只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 。鲍德国举例说,像心跳,一个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是参考值范围,如果你体检时心跳是50次,就是不正常了,这就不对了,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100次,但少数人可以不在这个范围;还有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总数,参考值是4.0~10.0,意思就是说正常人群中绝大多数人每单位(×109/L)的白细胞总数是在4.0~10.0之间 。
少数人可以不在这个范围 。不过,他们的检验结果数值虽然不在参考值的范围内,但却不代表他们的健康有异常 。
化验结果是判断疾病的一方面
鲍德国说,化验结果低于或高于“参考值”不一定是病理状态或患了某种疾病 。化验结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单凭参考值就判断有没有疾病 。比如你剧烈活动、发热、受寒或精神紧张会在尿中出现蛋白,并且大于蛋白尿的参考范围上限150毫克/24小时,但这种尿蛋白的出现是人体的正常现象,被称为生理性蛋白尿 。
3.89~6.11,稍高或者低一点没有关系,身体自身很快就会调节回来,如果葡萄糖偏低,食物吃下去,血糖很快就上来了;如果血糖偏高点,你少吃一点,血糖就降下来了 。但如果葡萄糖低于2.00,出现了心跳很快,出大汗,甚至神志不清,这就是低血糖,如果低血糖反复发作,就要查一下胰腺有没有肿瘤 。如果葡萄糖超过了7.00,那就是患有糖尿病了 。
鲍德国说,一个病人有了化验结果,再结合症状、体征、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最终才会得出患有什么疾病的正确判断 。因此,人们在拿到化验单时即使看到自己的检查结果不在“参考值”范围内也不必太紧张,而应请教医生,对自己的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 。
化验单要看关键项目
拿到化验单,很多人会被名目繁多的项目搞糊涂,到底该看哪一项才好?鲍德国指出,化验单上有许多项目确实非常专业,其作用是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病情,或者查找病因 。至于普通人,很难也没必要把化验单完全看懂,拿到化验单后只要学会看最关键的项目就能掌握最重要的信息了 。例如血常规化验单,人们关键要看的数值有四项: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 。
这四个项目其中一项出现异常都应该引起重视 。如以发热为例,医生会让病人做个血常规检查,目的就是为了分辨病人的发热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还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如果患者的白细胞高于参考值上限,表示可能是细菌性感染;但如果是低于参考值下限,则可能是病毒性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