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会滚的汽车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会滚的汽车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语言活动会滚的汽车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在积极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角色“开心一气愤一开心”的情感变化过程,并乐意用多种形式表达,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会滚的汽车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 。
2、在积极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角色“开心一气愤一开心”的情感变化过程,并乐意用多种形式表达 。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
活动准备
将日常用的围裙装饰成故事背景,大木桶、小动物(小鸡、小鸭、小鹅、狐狸)贴绒教具若干,故事磁带 。
活动过程
一、变脸游戏,导入课题 。
1、教师微笑着问幼儿:小朋友们觉得我心情怎样?(开心、高兴、愉快)那你们什么时候很开心呢?
2、教师变脸,很气愤的表情,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我心情怎样?(生气、气愤、愤怒)“气愤”是什么意思?做个气愤的表情给老师看看 。你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很气愤?
3、我的一个朋友碰到了一件事 。
一开始它很开心,可是后来它觉得很气愤,再后来又变得很开心了 。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听了故事就明白了 。故事的名字叫《会滚的汽车》 。
(评析:本环节为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变化做铺垫 。)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教师系上装饰有故事背景的围裙,边讲故事边将相关的贴绒教具贴到围裙上 。)
1、讲述故事至“乘车真快乐”,提问:
(1)你知道“会滚的汽车”是谁呀?
(2)大木桶听到小鸡小鸭的歌声,它的心情怎么样?
(3)你听了心情怎样?
2、继续讲述故事至“说完大摇大摆地走了”,提问:
(1)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点什么?
(2)大木桶怎么想的?
(3)大木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狐狸?
3、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提问:
(1)现在你们开心吗?大木桶呢?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谁一开始很开心,后来又很气愤,最后又变得很开心了呢?为什么?
(评析:我采用围裙剧的演示方式讲述故事,这个教具制作比较简单,但能通过教具的演示给孩子富有动感、具体直观的感受,调动了孩子倾听故事的兴趣,较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了故事 。在这个环节 。我抓住故事中情节变化的地方引发孩子的思考 。通过最开心和最气愤两个问题的讨论,使孩子对故事的重点有了很好的把握 。
三、说说做做 。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最有趣?(重点和幼儿一起复述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主要对话 。)
2、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进一步体验角色的心情变化 。
(评析:幼儿参与角色表演,可以更进一步融入故事情境中,大胆用表情、动作等形式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
附故事:会滚的汽车
一只大木桶在路上玩,它不停地滚啊滚……
一只小鸡见了它,大声叫:“会滚的汽车,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 。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请上车吧!”
小鸡真高兴,跳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 。大木桶又滚啊滚……
一只小鸭见了它,大声喊:“会滚的汽车,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