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故事《下雨的时候》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故事《下雨的时候》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大班语言活动故事《下雨的时候》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 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 , 快来看看故事《下雨的时候》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
3、教育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团结 。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 , 感悟生活 。
活动准备:
角色图片、背景挂图、角色头饰、雨伞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雨伞 , 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
1、这是什么?(雨伞)
2、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用雨伞?
3、如果下雨时我们手中没有雨伞、雨具怎么办?(请幼儿带着个问题安静的倾听故事)
二、学习故事
1、交待故事名称 , 教师有表情清讲故事一遍 。
2、提出问题: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3)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利用角色图片、背景图片教师有表情的讲故事一遍 。
4、提问:
(1)小兔子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
(2)小兔子用什么办法避雨?
(5)小兔子看到小伙伴被雨淋湿时 , 它是怎么样做的?
5、利用角色头饰 , 请部分幼儿表演幼儿 , 启发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6、启发幼儿说一说:“如果下雨 , 手中没有雨具 ,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
三、教育幼儿相互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
活动反思:
由于去年一直以来我们语言课题组的研究目标就是“培养孩子们质疑问难的能力” , 因此这学期他们的问题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 如今天我班开展了故事教学活动——《下雨的时候》 , 在听故事前 , 我先给孩子们欣赏了第二幅图片 , 然后鼓励他们提出心中的疑惑 , 孩子们提问的积极性出乎我的意料:“小兔子为什么要(用手)蒙着头呀?”“小蘑菇怎么飞到天上去了呀?”“小兔子为什么闭着眼睛呢?”“小兔子为什么要张着嘴巴?”“小兔子的耳朵为什么没有竖起来呀?”“天上怎么下雨了呀?”“路上的花怎么开得这么大呢?”……对于孩子们的疑问我没有马上给予解答 , 而是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听故事 , 自己寻求答案 。
因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 孩子们听得也特别认真 , 并且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设置了一些悬念 , 让他们来预猜结果 , 最后让孩子们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表演 , 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 这样他们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
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先看、再想、接着问、然后听、最后演 , 始终将孩子们放在主体地位 , 使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大班语言活动故事《下雨的时候》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