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吃东西过敏怎么办( 二 )


如果怀疑自己的宝贝可能存在着食物过敏症,家长应该把孩子带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 。这种检查只需抽取1毫升血,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大约3个小时后就可得到结果 。
检查一般要做14项,主要针对牛肉、鸡肉、鳗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小麦、坚果、大豆、贝类等食物 。结果是阳性,显示你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以及对此种食物的过敏程度 。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将宝贝的食物分为三级,即禁食、交替食用、安全食用,并为宝贝制定出科学的食谱 。
2、制订限食计划
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绝不能因担心宝贝少吃了某些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而半途而废 。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必须禁食某种事物,那么对含有这种过敏成分的其他食物也要坚决避免 。比如,宝贝对牛奶过敏,那么所有含有奶类的食品,像冰淇淋、奶油、蛋糕、饼干等都不能吃 。
一般情况下,经过一个星期至数月的调整,过敏症状会慢慢消失 。
在限食计划中,为了成长中的宝贝,医生会考虑用其他食物来代替所禁食物,以保证宝贝身体对蛋白质的摄入 。如果宝贝不喝牛奶可以改喝豆浆,身体同样也可以得到足够的营养 。
4.宝宝有食物过敏怎么办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30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了3倍,涉及全球22%的人口 。在中国,受过敏威胁最大的是婴幼儿群
体,目前有1/5的宝宝正遭到过敏困扰 。近日,《生命时报》采访人员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免疫科主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陈同辛教授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王山米教授,专家指出,对抗过敏,正确预防和护理是关键,随着年龄增长,宝宝过敏会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症状,护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
0~6个月: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和外界接触较少,饮食单一,加上胃肠道和免疫发育不完善,因此最容易发生牛奶蛋白过敏 。研究显示,约5%~15%的新生儿存在疑似牛奶蛋白过敏症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宝宝喝奶后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以及湿疹等 。
预防和护理:首先在分娩方式上要尽量选择顺产 。研究显示,剖宫产会使婴幼儿过敏风险增加3倍,而顺产有利于宝宝肠道和全身免疫系统的建立和成熟 。其次,
纯母乳喂养4~6个月可有效减少宝宝过敏,哺乳期的母亲或婴儿添加康敏元抗过敏乳酸菌,也能起到预防过敏的功效 。最后,如果母乳不足,对高危过敏新生儿(父母有过敏疾
病、剖宫产婴儿等),最好选择适度水解的配方奶粉,以降低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 。
6个月~2岁:宝宝添加辅食后,很容易出现食物过敏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湿疹、荨麻疹、哮喘、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常见的易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有大豆、小麦、花生、鸡蛋以及鱼虾等 。
预防和护理:添加辅食最好在6个月后,遵循“少量添加,每次添加一种”的原则,如果有过敏症状要及时停食 。多给孩子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绿色食品 。湿疹宝
宝平时应穿宽松的棉质衣服,新衣服应洗过再穿,洗澡后应立即涂上无刺激的护肤霜 。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症治疗 。
食物过敏的患儿在肠道形态学上可能无改变,但肠道通透性却是增强的,给宝宝补充抗过敏乳酸菌(中文名:康敏元益生菌)是利用对人体无害的益生菌其中包含专利抗过敏乳酸菌菌种:唾液乳杆菌PM-A0006、格氏乳杆菌PM-A0005、约氏乳杆菌PM-A0009以及副干酪乳杆菌LP等抗过敏益生菌,能够有效的刺激免疫细胞产生INF、IL-10等细胞激素,使TH1型免疫系统发育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