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血型跟普通血型有什么不同吗( 二 )


因为Rh血型抗体为免疫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后便容易发生输血反应 。因此,Rh血型检查和ABO血型同等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Rh阴性的孕妇妊娠后必需到市中心血站进行Rh血型鉴定并测定是否有免疫性抗Rh抗体,以防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
·为什么要检查Rh血型?
Rh血型检查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而处于第二位 。因为Rh血型不合的输血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症 。如果Rh阴性的人输入Rh阳性的血液后(特别是多次输血),在其血清中可出现Rh抗体,若以后再输入Rh阳性血,即可发生凝集,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如果Rh阴性妇女怀孕Rh阳性胎儿时,胎儿的红细胞借机会进入母体,也可刺激母体产生Rh抗体,即使第一次输血,也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
·Rh血型的分布情况如何?
Rh血型在我国99%以上是Rh阳性,白种人Rh阴性约占15%,黑种人约占4% 。
2.什么样的血型属于稀有血型?血型总共有多少种?
·什么叫稀有血型?
稀有血型就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 。这种血型不仅在ABO血型系统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统中也还存在一些更为罕见的血型 。随着血型血清学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将所发现的稀有血型,分别建立起的稀有血型系统,如RH、MNSSU、P、KELL、KIDD、LUTHERAN、DEIGO、LEWIS、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统 。
还有一种叫孟买型的稀有血型系统,在这种血型的红细胞上,没有A、B和H抗原,但在血清中却同时存在A、B和抗H三种抗体 。
在稀有血型系统中,除RH血型系统外,其他各血型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因此,它们在实际的临床上远没有ABO及RH血型系统重要,但是,就其具体来说,如用血不当,有些抗体仍可出现致命的恶果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展稀有血型的检测,建立完整的稀有血型档案,对于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
血液有不同类型是奥国病理学家、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一八六八—一九四三)在一九○二年提出的 。他曾从自己和五位同事身上取得血液样本,合成三十个样本,进行观察研究 。他发现有的样本成功混合,有的却发生凝结(黏在一起」 。他于是领悟,每个样本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 。有两人的样本,红血球上有一种称为「Anti-gen」(抗原)的物质,他于是以「A」作标记;另外两人的样本,另有一种「抗原」,他依字母顺序,以「B」作标记;只有一人的样本,A抗原和B抗原都没有,但血清中却有两种抗体,他自己的血液也是如此,他于是以「O」(表示无抗原)作标记 。
后来,他发现有一群人的血液,既有A抗原,也有B抗原,他便叫它做AB型 。
从此,血液便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
但是有科学家预计在未来会有C型血出现 。人类最早的血型是O型,然后才出现了A,之后是B,最后是AB型 。从O型血到AB型血之间经历了上百万年之久 。所以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和发展以后会有C型血的 。
[编辑本段]红细胞血型抗原
红细胞膜中夹杂着3种蛋白质:糖蛋白、简单蛋白及膜收缩蛋白 。红细胞抗原有些突出在细胞表面,好像伸出在地面上的树枝,如ABH抗原;有些镶嵌在细胞膜内,如Rh抗原 。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反应的部分,叫做抗原决定簇 。血型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有的已经清楚,但大部分不清楚 。有些血型在体液中存在可溶性抗原,叫做血型物质 。
从人体分离出来的ABH及Lewis血型物质是糖蛋白,即在肽链的骨架上连接着一些糖的侧链,这些糖链便是特异性决定簇 。ABH及Lewis血型物质的特异性决定簇很相似,只是在糖链上个别糖的种类或同一种糖由于存在位置不同,就显出不同的特异性 。比如A与B的抗原特异性,只是在糖链上有一个糖不相同,便显示出不同的特异性 。A抗原决定簇在糖链的终末端是一个N-乙酰半乳糖胺,而B抗原决定簇在糖链的终末端却是一个D-半乳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