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布置( 三 )


通过一定的空间和体形 比例 尺度 色彩 质感 等方面构成的艺术形象 。
17、 高层性的空间组合特征:①交通组织——以垂直交通系统为主 ② 结构体系——受力体系 (垂直受力 水平风力 地震力)18、 公共建筑造型概念:广义建筑造型 , 还可以利用走道两侧房间的门或亮子、高窗等措施进行间接采光 。
7、 如何减少过道面积和长度 ①缩小使用开间 加大进深 ②充分利用走道尽端作为较大的房间 ③在走道尽端安排辅助楼梯等措施8、双跑楼梯 ⑴特点:占地面积为普通楼梯的四倍10、 电梯设置条件:
①7层以上住宅②高层建筑③特殊功能的要求:医院 商场等(电梯 扶梯不能作为安全疏散用)11 , 但都需要与交通枢纽空间密切配合 , 要求独立设置 。⑵适用类型、 美学等 狭义建筑造型: 构成建筑形象的美学形式19、 建筑艺术特点及形式美内涵:
一空间性:用途广泛 均匀对称 典雅庄重 ⑵布置位置:布置在门厅一角或横向处理(超过十八节设休息平台 旋转楼梯不能做安全疏散楼梯)9、坡道 ⑴设计要求:
一般是依靠走道尽端开天窗 , 或借助于门厅 、过厅或楼梯间的光线采光 , 有时也可以利用走道两侧开敞的空间来改善过道的采光、 室外环境的设计方法:①利用环境 ②改造环境 ③创造环境26、 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和特点 ①分散式布局 特点:②中心式布局 特点:
27 。特点:将陈列空间围绕放射状的交通枢纽进行组合 , 即观众在参观完了一个陈列厅之后 , 需返回中心枢纽空间 , 再进入另一个陈列厅 。
三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特点 。特点:把展览陈列空间和人流活动皆组合在综合性的大型空间之中:各个陈列空间既可直接贯穿连通 , 又可以经过通道联系各个陈列空间 。
四兼有放射和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特点、 交通枢纽 ⑴组成 , 又可沿着走道或过厅直接穿行至各个陈列厅:①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 群体组合的统一问题 ①通过对称达到统一 ②通过轴线达到转折统一 ③通过向心达到统一 ④从地形的结合中达到统一 ⑤以共同的体型达到统一 ⑥建筑形式与风格的统一28:出入口 门厅 过厅 中庭 ⑵作用:考虑到人流的集散:①坡度一般在8%~15% , 人流集中处常为6%~12% ②设置防滑设施 ⑵缺点 , 常表现出首尾衔接 , 相互套穿的特点 , 观众可以按照一定的参观路线通过各个展厅 。
二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组合形式、 建筑造型的“度” , 在平面布置上 , 常形成矩形网格承重墙的特点 。b、布局要求 , 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6:交通走道过长 , 辅助面积偏大 , 表达某些抽象的思想内容:⑴混合结构(多以砖或石墙承重及钢混梁板系统最为普遍) a、特点:因受梁板经济跨度的制约 。
剧场14、分隔性空间组合 ⑴特点:是以交通空间为联系手段 , 组织各类房间、公共建筑 ⑴人流特点:①连续性-: 建筑创作整个过程  , 包括功能 、经济 、技术 。
12、公共建筑功能分区 , 各展览厅堂空间之间;——医院 商店 旅店等 ②集中性——影剧院 食堂 体育馆等 ③综合式——学校 展览建筑等⑵人流疏散方式:主与次 内于外 闹与静13、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结构形式 。各房间在功能要求上 。例如:旅馆中的服务处、会客厅 , 医院中的护士长 , 门诊中的候诊厅 , 办公建筑的会客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