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布置( 六 )


①当采用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时 , 仓库、堆场、搅拌站位置应尽可能靠近起重机械 , 以减少运距或二次搬运 。
②当采用塔式起重机械进行垂直运输时 , 堆场位置、仓库和搅拌站出料口应位于塔式起重机的有效起重半径内 。
③当采用无轨自行式起重机械进行垂直和水平运输时 , 其搅拌站、堆场和仓库可沿开行路线布置 , 但其位置应在起重臂的最大外伸长度范围内 。
④当浇筑大体积基础砼时 , 搅拌站可直接布置在基坑边缘以减少运距 。
⑤加工棚可布置在拟建工程四周 , 并考虑木材、钢筋、成品堆放场地 。
三、布置运输道路
现场道路应量利用永久性道路 , 或先建好永久性道路的路基供施工期使用 , 在土建工程结束前铺好路面 。道路要保证车辆行驶通畅 , 最好能环绕建筑物布置成环形道路 , 路宽不小于3.5m 。
四、布置生活性临时设施
为单位工程服务的生活用临时设施较少 , 一般仅有办公室、休息室、工具库等 。它们的位置应以使用方便、不碍施工、符合防火保安为原则 。
五、布置水电管网
1、施工临时用水从业主指定地点接入 , 场内管网沿施工用水点敷设 , 管径须经计算确定 。供水干管道宜采用暗敷法埋置于地下 , 若系高层建筑 , 应考虑高压水泵加压供水 。室外消防栓沿道路布置 , 且距建筑物≮5m , 距道路≯4m , 消防栓管径≮100mm 。为防止供水意外中断 , 现场应设置简易蓄水池 。
2、为便于排除地表水和降低地下水 , 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 , 并接通永久性下水道 。
3、单位工程施工临时供电应在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中统筹考虑 。独立的单位工程施工时 , 根据计算的用电量选用变压器 。现场临时供电多采用架空线路 , 塔吊回转半径内采用埋地电缆 。
⑴严格按施工平面图布置道路、水电管网、机具、堆场和临时设施 。
⑵道路 , 水电应有专人管理维护 。
⑶准备施工阶段和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工完、料净、场清 。
⑷施工平面图须随着施工的进展及时调整补充 , 实施动态管理 。
6.建筑布局形式
中国古建筑文化意蕴丰富而深邃 , 蕴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情调和哲学伦理思想 , 在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群体组合以及在外观上呈现出的大屋顶、建筑装饰、色彩运用等特色 , 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实用价值及审美价值 , 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思想内涵 。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分为两种平面布局 , 一是整齐对称 , 二是曲折变化多样 。整齐对称多用于比较庄严雄伟的京都、坛庙、王府、宅邸、寺庙等 , 布局上讲究主次分明、左右对称 。而这种布局主要是为了满足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 。
自古以来 , 中国人就有顽强深厚的空间意识和文化观念 , 十分强调建筑组群的中轴对称 。小到住宅、大到宫殿、整个城市规划 , 建筑的平面布局总是设以中轴线 , 这种中轴线往往由道路、建筑物、庭院、广场等组成 , 大到建筑物左右均布的对称 , 小到建筑物两旁对列的厢房或配殿 , 常被用来突出中轴线的对称 。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和组群的布局原则 , 不仅富有封建伦理文化的特色 , 还与中国人的崇中、从中、尊中的民族意识有关 , 它总是沿着一条中轴线(多以纵轴为主 , 也有纵横轴都为主的)、采取均衡对称的方式来布局 , 具有中轴线布局意识、观念特征的建筑 , 在中国古代随处可见 。这种以中轴线为主要标志的、平面对称性格局的中国古建筑的空间布局 , 是区别于西方建筑的特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