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手让宝宝尽快自立

怎样才能步步放开手
从小到大 , 儿子都是和我关系特别好 , 看着他偎在我怀里 , 笑眯眯地说:“妈妈 , 我爱你 。”我觉得无论多少辛苦都是值得的 。

放开手让宝宝尽快自立

文章插图
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 , 我也开始有了困惑 。儿子好像依赖性过强了 , 哪怕是一点点小事 , 他也会找别人来帮忙 。比如早晨穿衣服 , 不是这穿不上 , 就是那找不着 , 总在自己房里大声喊:“妈妈 , 来帮帮我 。”
他现在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 , 就连书包也不会收拾 。每天晚上都是我帮他收书包、削铅笔什么的 。
前不久 , 我发现他就连学习上好像也懒得自己动脑筋 。如果某一道题需要稍微转个弯 , 他就会看着我 , 让我帮他想 。好像学习是我的事似的 。如果我生气不管他 , 他除了在那儿掉眼泪 , 根本不会自己动脑子想 。
我想把孩子照顾得周到一点儿 , 可没想到 , 他怎么连脑子都一并懒起来了 。
老公建议我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入手 。我也想这么做 , 可一遇到具体事儿的时候 , 比如看着他削铅笔时颤乎乎的样子 , 我总怕他伤着 , 不自觉地就会拿过来帮他做了 。
事后我也后悔 , 怎么又管他了?可每看到儿子求助的眼神时 , 我却总也硬不起心来 。
请问我怎么才能真正放开手呢?有朋友安慰我 , 让我步步来 , 可真正从哪里开始 , 又怎么才能一点一滴地实施呢?我心里实在没谱 。
如果从旁观的角度来看 ,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依恋很像是一种游戏 。很小的时候 , 母亲扮演一个照顾者 , 孩子扮演一个被照顾者 , 两人间产生了一种依恋 , 这些依恋不仅是亲情的依恋 , 可能还有角色的依恋 。直至孩子一年级 , 这样的游戏还在继续 , 母亲热衷于自己照顾者的角色 , 孩子从被照顾中感觉到母亲的爱与关注 。无意识地幼稚化 , 或不那么想独立做事情 , 谁能说不是试图把自己被照顾的角色维持下去呢?
任何关系一旦形成就可能产生一种称为惯性的东西 , 人们无意识地寻求一种熟悉的方式 , 就如开车会习惯走已经走惯了的路一样 , 孩子所有的对母亲的诉求都可以被看成在行为上去重现关系的老路 。
解决的方法之一是母亲把游戏的角色颠倒过来 , 开始从一些小的层面让孩子来扮演照顾者 。有一天他对照顾别人厌烦了 , 自己也就不那么想当被照顾者了 。
比如 , 如果院子里就有小商店 , 孩子下楼去玩时 , 妈妈不妨让孩子帮忙换一瓶酱油回家 。妈妈请求:“宝贝 , 妈妈今天特别忙 , 你要帮帮我!”孩子把空酱油瓶带到楼下 , 在玩的过程中要保管好空瓶子 , 然后再换好酱油带回家 , 可能会产生许多麻烦 , 但完成了 , 母亲要对他格外的好 。如果他不愿意 , 妈妈可以说:“妈妈求你帮忙你不愿意 , 可你为什么总是要妈妈帮助你呢?”这个问题可以促使孩子思考 , 给他一些扰动 。这样的事情重复多了 , 孩子做作业的时候 , 呼喊母亲帮助的底气就不那么足了 。
另一个变通的做法就是尝试着让孩子犯错误 。比如母亲在帮孩子收拾书包的时候 , 故意把铅笔盒拉下 , 但要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