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孩子:爱和管教并行不悖

常常听到新教师抱怨:“爱的教育是不切实际的,我实施了一段时间,结果学生不听,常常弄得教室秩序一片混乱 。”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些新老师误将“管教”等同为“处罚”,所以实施“爱的教育”就不能实施管教 。其实不只是新老师,有不少的父母也将管教视为处罚 。

处罚孩子:爱和管教并行不悖

文章插图
感受孩子的感受
孩子并非天生就知道对错,是非观念必须通过父母的教导才能懂得,管教就是要帮孩子建立行为的尺度和准则 。父母要孩子遵守规矩,但是规矩是成人规定的,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不可以 。
父母在孩子的行为逾越规矩时,固然要制止,并告诉他这是错的,但是也没必要大发雷霆,甚至责罚孩子 。处罚孩子会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个子大的可以打个子小的,侵略是一种手段 。
【处罚孩子:爱和管教并行不悖】 幼儿园里攻击性最强的孩子,有不少是来自以打骂方式管教的家庭 。想想自己当孩子时被处罚的经验,很少人会认为这是好的 。父母如果能够感受孩子的感受,就不会去处罚孩子了 。
了解孩子特性与孩子互动
管教孩子要先了解孩子的发展和能力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他们发展上的一些共同特性和能力 。父母管教孩子,应根据孩子的发展和能力,去制定行为的要求尺度,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
例如要求刚学会走路,走路还不是很稳健的孩子,要求他一有尿意就到指定的地方小便,这样的要求未免过于严厉,很可能带给孩子难以承受的压力 。又如开始会走路的孩子,独立的需求迅速增加,然而每一项决定对他而言,却都是一件大事,有着极为强烈的情感波动,有时会因为过多的刺激而突然大发脾气,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家里客人来访时 。
父母若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这样的特性,就不被孩子的突然闹脾气搞得莫名其妙甚至难堪,而是能够试着去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并以比较平和的态度,理性地处理这种情况 。虽然同年龄的孩子有其发展上的共同性,但是同一年龄孩子还是有个别差异的 。所以父母在对待不同的孩子时,要先了解他,然后再根据孩子的特性和孩子互动 。
对于孩子行为要求必须一致
处理孩子的行为要有原则,态度要坚定且一致 。有时,孩子会试探父母的要求尺度,例如当孩子第一次爬到电视机前,回头看看你的时候,就要立即将他领开,让他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当他第二次这样做时,父母的做法一定得跟以前一样,否则孩子就会有一些无所适从的感觉 。
孩子的记忆力是短暂的,告诫过的可能再犯,父母要有耐心不断提醒,不要以为说过一次、两次,孩子就能牢牢记住 。肯定坚决地定出行为的尺度,让孩子们接受消化,成为他的行为准则 。这需要多年的工夫才能逐步完成,所以父母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 。
顾及孩子的自尊心
管教孩子也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处理孩子不当的行为最好在没有别人的地方,尤其不要在公共场合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可能培养出自尊心 。在公共场合责罚孩子,毫不考虑别人的眼光,孩子会感觉父母不尊重自己,这样很难使孩子培养出自尊心 。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也不会知道要尊重别人 。
管教孩子的真正意义
管教孩子是要让孩子成为独立成熟的个体 。有时候父母责骂孩子,甚至处罚孩子,是因为孩子不遵从自己的要求,父母深感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父母要常常检查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顺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