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容法:皇宫后妃中药美肤秘闻


古代美容法:皇宫后妃中药美肤秘闻

文章插图
一、杨玉环
“回眸一笑百媚生 , 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妩媚动人的名句 。杨贵妃名叫杨玉环 , 原是唐玄宗儿子寿王的爱妃 , 她姿色超群 , 通晓音律 , 能歌善舞 。唐明皇为得到他儿子的爱妃 , 选召进宫面授机宜 , 命她暂时出家当女道士 , 带发修行 , 赐其道号为“太真” 。不久便被明皇召入宫中 , 封之为贵妃 。杨玉环入宫后 , 为了博取明皇的喜爱 , 便“冶其容 , 敏其词 , 婉姿万态 , 以中君意” 。她之所以能达到“后宫佳丽三千人 , 三千宠爱在一身” , 是与她善于美容化妆分不开的 。
杨贵妃经常使用的化妆品名叫“玉红膏” , 后人又称之为“杨太真玉红膏” 。其方为杏仁(去皮)、滑石、轻粉各等分 , 龙脑、麝香各少许 , 鸡蛋清适量 。调剂方法是先将杏仁、滑石、轻粉研为细末 , 在笼中蒸过 , 然后加入龙脑、麝香 , 用鸡蛋清调匀 , 每日早晨用以敷面 。
此方中的杏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 , 有滋润皮肤的功效;轻粉色白如雪 , 外敷不仅能使皮肤洁白细嫩 , 而且能治疗多种皮肤疾病 , 有润肤洁肤消炎的功效;滑石性极爽滑 , 质地细腻 , 外用不仅可吸附皮肤上的刺激物与毒物 , 而且还可遮盖皮肤上的雀斑、色素沉着 , 以及瘢痕等缺陷;龙脑与麝香均为辛香走窜之品 , 不仅可赋入芳香 , 而且可改善皮肤局部血液循环与营养状态 , 促进色素的吸收 , 润泽面容 , 防止皮肤衰老;鸡蛋清质地白净细腻 , 含有丰富的卵粘蛋白 , 不仅可粘合方中的各种成分 , 而且可增加其对皮肤的粘着性 , 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 起到保温、保湿、防皱、保护皮肤免受各种外来刺激等功效 。据有关文献记载 , 该方能“令面红润悦泽 , 旬日后色如红玉” 。
古代美容法:皇宫后妃中药美肤秘闻

文章插图
二、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唐时并州文水人 。因其长得美丽异常 , 所以十四岁时便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宫中赐封才人 。太宗死后 , 她出宫带发为尼 。后来 , 李治当了皇帝 , 又将她召入宫中 , 成为唐高宗李治的宠妃 , 不久便被赐封为皇后 。高宗死后 , 她自立为“神圣皇帝” , 并改国号为周 , 因而成为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之所以能得到两代皇帝的恩宠 , 并能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四十余年 , 除了她“富权略 , 善用人”之外 , 也与她的天生丽质 , 善于化妆美容有密切关系 。
武则天的美容秘方 , 被收入武则天时期编纂的《新修本草》 , 名为“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 。唐代的《外台秘要》将其题名为“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 。其方为五月五日采益母草全草 , 晒干 , 捣碎为末 , 用面粉加水和成团 , 如鸡蛋大 , 晒干后又放入炉中烧炼 , 药的下面先铺一层炭 , 上边还要再覆盖一层炭 , 开始用猛火烧约一顿饭的时候 , 再改用文火煨养一昼夜 。这时 , 益母草即变成白色 , 把药取出使之凉透 , 倒入瓷钵中研成极细的粉末 , 收贮瓶中 , 密封不使受潮 。每次取益母草灰十两 , 加滑石一两 , 胭脂一钱 , 研匀用以揩洗面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