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 , 活动目标 , 活动重难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体验小实验带来的快乐 ,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发展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 , 快来看看纸的吸水性教案吧 。
设计意图:
《纸的吸水性》是山大版教材主题一中《送纸船》的生成活动 , 在认识纸的特性中提取了纸的吸水性为重点掌握内容 , 并加深了难度 , 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吸水性与纸质有关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因此本次活动我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 , 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发现、思考问题 , 同时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 本节活动主要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实验 , 来促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出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 。
艺术课紧紧围绕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的整合点 , 让幼儿在选纸、染纸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整合点的认识 。
活动目标:
1.体验小实验带来的快乐 ,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2.发展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
3.知道纸有吸水性 , 对比观察发现不同纸的纸吸水性不同 , 并初步感知吸水性与纸质有关 。
4.愿意大胆尝试 , 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中班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教案反思】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纸有吸水性 , 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 。
活动难点:初步感知纸的吸水性与纸质有关 。
整合点:不同纸的的吸水性不同
活动准备:
(三人一组 , 分为五组)
11个透明操作水槽;纸巾、宣纸、绘画纸的纸花各6个;纸巾、宣纸、绘画纸的纸树各16个;实验夹16个;大筐12个、小筐6个;大小记录表共17张;记录笔15支;5个观察盆;纸巾、宣纸、绘画纸各6张;纸的用途PPT 。
活动过程:
一、纸花开了 , 初步感知纸的吸水性
(一)教师操作 , 引出探究问题
指导语:今天许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朵漂亮的小纸花 , 大家猜猜这朵纸花能自己开放吗?
教师实验 。
指导语:纸花放在水里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在水里的花能开呐?
(二)幼儿自主操作探究
1.讲明实验要求 。指导语:
第一像我这样选一朵自己喜欢的纸花放在手掌心 , 在我发出“开始”的口令后 , 小朋友们“一起”将纸花放在水里 。
第二 , 纸花放在水里之后我们的小手就不要碰它了 , 只有小眼睛来观察一下 , 谁的纸花开得快?
2.幼儿操作实验
3.纸有吸水性
(1)指导语:你们的纸花都开了吗?为什么纸花开了?
(2)幼儿表述观察发现 。
(3)教师小结:因为纸宝宝身体里面喝了水 , 所以纸花开了 , 我们把纸宝宝喝水的过程叫做纸在吸水 , 所以说纸有吸水性 。
4.不同纸花的开花速度不一样
(1)指导语:那你的纸花和其他小朋友的纸花开花的快慢一样吗?
(2)师根据幼儿回答记录实验观察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