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雕版什么材质最好( 三 )


黄杨木:名贵木材,产于我国南方,属黄色硬木,有象牙效果 。材质坚韧细密,纹理细致均匀,雕刻后经高度抛光上腊极其美观,最适合做精雕细刻的小型圆雕人物 。
桦木:产于我国北方地区,黄白略褐,纹理纯细均匀,有优美之斑点 。材质坚硬细密光亮,略重易开裂,适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实用工艺品 。
色木:材性与桦木相似,产于我国东北地区 。木纹较明显有奇异的立体感,经过染色可以代替红木,适合雕刻小型作品及实用工艺品 。
楸木:产于我国东北地区,色灰白,有淡褐呈灰绿褐或淡红褐,木材重量及硬度适中,结构略粗,较疏松 。纹理呈波纹形,经过染色可代替楠木效果,不易变形翘裂,特别适合做大型浮雕,或简洁概括的圆雕作品 。
黄波罗:材质特点稍逊于楸木,产于我国南方地区,木纹美观细腻光亮,初时色鲜黄 。
山白杨:产于我国江南地区,生长量少,纹理细密 。木质中软、百年成材 。多用于制作屏风屏挂等工艺雕刻品 。
水曲柳:与花曲柳相似,产于我国东北地区,材质坚硬,纹理通直、木纹美观 。径切面呈美丽的平行条状花纹,半弦向切面呈明显多变的带状花环 。因木材易翘裂变形,仅适合雕刻简洁概括或较大抽象性圆雕作 品,以特殊的木纹趣味见长(图右:水曲柳) 。
柳安木:产于东南亚地区 。分白柳安和红柳安 。白柳安结构粗、纹理钭、易于干燥和加工;红柳安结构纹理同上,径切面花纹美丽,但干燥与加工较难,二种均适合雕刻简洁抽象的作品 。
松木:产于我国东北,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台湾地区 。松木分落叶松、红松、马尾松 。红松为黄褐色微显肉红;马尾松深黄褐色略微红;落叶松色黄白略微褐 。松木因年轮分界明显,树脂道多,而显得木纹粗放美丽,有强烈的装饰趣味,但不易加工,只适合雕刻简洁概括,抽象性作品 。着色方面可以发挥树脂条纹作特别处理,如对比色,以加强其木纹的装饰性(图左:松木) 。
银杏木:又称白果木,也是制作木雕的上乘材料,产于我国大江南北 。木材呈浅黄色,质地纹理轻软细密,有黄杨木外观,不易变形,久时色愈深,适合做浮雕与概括性圆雕 。但因其有药用价值,属国家保护植物,当前用于雕刻材料极少 。
二、木材干燥法介绍
人工干燥法: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 。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达3% 。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受到损坏,容易发脆失去韧性而不利于雕刻 。
一般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
简易人工干燥法:
一是用火烤干木头内部水分 。
二是用水煮去木头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称作水浸风干法 。
这二种方法干燥时间可以缩短,方法简便且树木的变异性也缩小,但只适合于小块木头(放在柏油桶内),而且浸水后的本材易变色也有损木质 。
自然干燥法:通常采用风干法 。将锯好的木材分类(板材、方材或圆材),搁置成垛,垛底离地500-700毫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 。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数月,才能使木材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下图左:自然干燥法) 。
三、处理浮雕板料变形的方法
干压法:将翘曲变形的板料放在平整的桌上或地面上,用重量较大的物体(如石块、铁块),压在翘曲的部位,利用物体的压力将翘曲部位压平 。如果板料弯弓翘曲,须将板料的凹面朝下平放,将重物体压放在板料的凸面上,直至弯弓翘曲部位压平再取出进行雕刻(下图中:干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