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饮食习惯,父母该怎么做呢

孩子饮食的不良习惯形成有很多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没有科学地喂养孩子 。抓住培养孩子饮食好习惯的时机和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培养宝宝饮食习惯,父母该怎么做呢?
     

培养宝宝饮食习惯,父母该怎么做呢

文章插图
养成宝宝独立进餐好习惯,父母应遵循原则
1、循序渐进,把握黄金期
孩子多大的时候能够自己吃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人 。只有自己放开了手,孩子才有机会去学习 。父母在适当的时机下,循序渐进地训练宝宝自己握奶瓶喝水、喝奶,自己用勺、筷、碗进餐,熟悉每一件餐具的用途,逐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同时,对宝宝来说,感到“我能自己吃”是很重要的 。你需要鼓励他,这是他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
2、因势利导,尊重宝宝的意愿
当然,也不要太把这件事情当作一回事,好像过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就学不会自己吃饭了 。以因势利导为原则,不必因为孩子的进步不快而着急,万不可强迫孩子,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问题 。父母要善于营造就餐时的快乐气氛,让孩子在自己的意愿下,逐步学习独立进餐 。
勿将“黄金期”生搬硬套
所谓黄金期,是多数孩子发育的平均时间段,只是一个建议,不能绝对照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发育有早有晚,妈妈应当根据自己孩子的发育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喂养时机 。
萌芽期:10个月
宝宝10个月后,开始对餐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10个月以上的宝宝总想自己动手,喜欢摆弄餐具,而且每次喂饭他都喜欢来抢夺你手中的餐具,这正是训练宝宝自己进餐的好时机 。对食物的自主选择和自己进餐,是宝宝早期个性形成的一个标志,而且对锻炼协调能力和自立性很有帮助 。
妈妈可以这样做:
1、妈妈可以准备两把汤匙,一把给宝宝,另一把自己拿着,让他既可以练习用汤匙或者比划比划,又不耽误大人把他喂饱 。如果宝宝总喜欢抢着拿匙的话,这时的宝宝一般不会来挖碗里的食物,而是拿着餐具高兴地敲敲打打,对吃饭也更加有了兴趣 。
2、教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拿东西 。
3、给宝宝做一些能够用手拿着吃的东西或一些切成条和片的蔬菜,以便他能够感受到自己吃饭的怎么回事 。
宝宝1岁半~2岁,适应并熟练用匙或叉进食
1、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更好了 。
18个月时,宝宝的控制能力更好,想吃时能比较容易地把食物放进嘴里,并且当他把食物弄得满屋都是时似乎更滑稽 。
虽然偶尔吃东西时会倾斜汤勺而将食物洒出,但是他还是能够用勺子盛满食物并协调地放进嘴里 。
2、宝宝握汤匙的进程
孩子独立用餐的能力,是随着双手和口腔功能发展而逐步增强的 。握餐具的方法也是从用手掌握、用手指握、最后发展到象大人一样用3根手指握 。送食物入口的动作也是从平行着送进口中、以45°送进口中、最后发展到45°以下的角度 。
3、能独立吃完部分食物
随着宝宝动手能力的加强,可以试着让宝宝独立吃完一部分食物 。比如,在碗里饭菜所剩不多时,让宝宝自己吃掉剩余的食物,如果宝宝能够独立完成,就予以积极鼓励,这会让宝宝产生一种成就感,也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 。
妈妈可以这样做:
1、准备孩子喜欢的餐具并且不易摔坏
如果有宝宝喜欢的餐具,就可以增加孩子对吃饭的好感 。假如能带孩子亲自去选购他喜欢的餐具,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给他们准备些打不烂的碟子、茶杯和杯子,因为当他不高兴的时候会把他的容器扔掉 。对这种行为应该坚决制止,并把吃饭用具重新放回合适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