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小小肥皂真有趣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小小肥皂真有趣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科学活动小小肥皂真有趣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 , 活动目标 , 活动重难点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使幼儿懂得肥皂的性质 , 用途和使用方法并知道如何把手帕洗干净 , 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 , 快来看看小小肥皂真有趣教案吧 。
设计背景:
最近一段时间 , 我发现班上的幼儿特别喜欢玩泡泡水 , 下课吹 , 上课也在偷偷的吹 。既然泡泡水让他们这么感兴趣 , 何不因势利导 , 给孩子们上一节生成课呢?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教学活动:《小小肥皂真有趣》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肥皂的性质 , 用途和使用方法并知道如何把手帕洗干净 。
2、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 。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 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4、愿意大胆尝试 , 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 , 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
活动重难点:
重点: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懂得肥皂的性质 , 用途和使用方法 。
难点:让幼儿尝试洗手帕 。
活动准备:
脏手帕 , 水 , 盆子 , 大小肥皂 , 泡泡水 。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一块脏手帕)
1、这快手帕干净吗?脏了怎么办?
2、是不是放在水里洗洗就干净了呢?把手帕放在水中搓 , 提起来小朋友观察(没洗干净) , 怎么办呢?
二、教师操作 , 幼儿观察手帕是怎么变干净的 。
1、先用肥皂在干手帕上檫 , 肥皂上不去 , 怎么办?
2、把肥皂沾水后在手帕上抹 , 手帕变干净了吗?(没有)还要怎么办?(用手搓)搓出泡泡后再放到水里清洗干净 。
三、向幼儿介绍肥皂的性质 , 用途和使用方法 。
1、脏东西到哪儿去了?(水里)
2、怎样到水里去的?(用肥皂洗的)感受肥皂沾上水后是怎样的?(又粘又滑)
小结:肥皂碰到水后 , 变的又粘又滑 , 抹在手帕上搓就会产生泡沫 , 脏东西就粘在泡沫上被带到水里去 , 所以手帕就变干净而盆子里的水变脏了 。
3、请小朋友按照洗手帕的方法来洗一洗自己的小手 , 先把手弄湿 , 抹上肥皂后搓出泡泡 , 再放到清水里面边清边洗 。通过洗手的练习 , 懂得肥皂的性质(遇到水后滑滑的 , 搓的时候还有泡沫)和用途(使脏东西变干净 , 消毒 , 清洗伤口等等) , 学会正确使用肥皂的方法 , 
四、带领小朋友到室外玩肥皂泡泡水 , 在游戏中结束本节课 。
活动反思:
我设计的这节生成课是一节认识课 , 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 我发现这阶段的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既然他们那么喜欢泡泡水 , 就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知道泡泡水是怎样来的 。在课的整个活动过程中 , 始终贯穿以幼儿的兴趣为主 ,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肥皂本身并不会引起幼儿太大的兴趣 , 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活动中都要随时观察幼儿对课堂的反应和与教师间的互动 , 教师应该随时对幼儿的反应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