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教案反思

文章插图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教案反思】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反思等内容 , 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认识高矮、高矮的相对性以及高矮排序 ,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形、时空和空间等现象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 , 快来看看认识高矮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认识高矮、高矮的相对性以及高矮排序 。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形、时空和空间等现象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 ,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
活动准备:
1、 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盒子、笔等等 。
2、 长颈鹿、小猴子的图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 , 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长颈鹿高些)
3、 红、黄、蓝三块积木 。
4、 气球2个、音乐《找朋友》、录音机 。
活动过程:
1、 游戏《排气球》引入高矮话题
请一高一矮2名幼儿拍气球 , 提问“他们都拍到气球了吗?为什么?”
2、 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 , 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
3、 探究活动
①师: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 为什么你跟 xx小朋友比高了跟 xx小朋友比又矮了?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 , 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 , 讨论一下为什么?
② 幼儿自主探究
教师重点就高矮的相对性、高矮的排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启发幼儿解决问题 。
4、 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① 利用红、黄、蓝三块大积木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
② 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高矮的排序 。
5、 活动的延伸
通过长颈鹿和小猴子比高矮引导幼儿理解比高矮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 。
6、 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
活动反思:
生活中大部分幼儿对“大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 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幼儿分辨高和矮的区别 , 和‘大小”也有相似之处 , 因而有了先前的基础 , 并且涉及的知识面不是太广 , 再次实施起来就有些经验了 。可万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幼儿所表露出来的现象却是比较笼统、模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