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有新方法

家长管孩子是有一定目的的,为的就是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不是让他难过或痛苦 。当旧式的惩罚方式无法纠正孩子的错误,就该到了家长更新自己的惩罚观念的时候了,我们下面就给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新方法 。

惩罚孩子有新方法

文章插图
1、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 。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 。”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
特别注意:
对于那些9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 。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 。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
2、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宁宁的妈妈一直对3岁的宁宁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且每次都有成效 。每天早上,宁宁的妈妈都会提醒宁宁,在家里玩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一不能打小猫,二不能在沙发上乱蹦乱跳 。如果宁宁一天都没有违反这个规矩,那么他就得到一个奖励:多看一个动画片,或者今天多讲一个故事 。
特别注意:
另外,也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 。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 。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
3、事不过三
【惩罚孩子有新方法】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 “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 。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 。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 。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
特别注意:
也有人尝试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 。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写明他的不良行为是什么 。如果所有的笑脸上都画了叉,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一个最爱 。一些父母尝试这种做法后,惊奇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对孩子来说效果太强大了 。
4、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 。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 。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 。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
特别注意: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