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中医鉴别诊断( 二 )


如果根据尿糖或是出现“三多一少”来诊断,会延误大多数糖尿病人的病情 。
现在所讲的糖尿病,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与消渴症有了很大的不同 。糖尿病除了血糖的升高,主要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都是对微小血管的损害 。中医习惯上将小血管叫做脉络,将大血管叫做经络 。所以,糖尿病的主要损害体现在脉络上,而它对心脑大血管的损害多是间接的,而且只是损害大血管的原因之一 。
仝小林教授认为,如果中医要给糖尿病命名,叫做“糖络病”更恰当 。将糖尿病称为“糖络病”的最大意义就是既着眼于“糖”,又着眼于“络” 。这样,从发现糖尿病的那一天起,就会重视疾病对脉络的损伤,着眼于防治因脉络损伤而引发的并发症,做到“有则治疗,无则预防” 。
梨是我国各地均有出产的水果,以北方品种为佳 。梨又可入药,性微寒,味甘、微酸,入肺、肾经 。功效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烦渴、消渴、肺热咳嗽、咯血、吐血、噎肠、反胃及便秘等症 。糖尿病属消渴病的范畴 。古时有不少人用梨治疗烦热和消渴病,确有良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中指出,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和解毒之功效,是一味治疗消渴病的良药 。他说,宋代有一士人患重病,烦闷无聊,请名医杨吉老诊治 。杨诊后称此病乃极为严重之热症,气血消烁,病势险恶,无力回春,且预言三年后该士人当患痈疽病而死 。扬吉老的诊断,说明那士人患的是消渴病即糖尿病,预言痈疽则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
后来士人听说江苏茅山有一道士医术精湛,但不轻易给人治病 。士人便穿上仆衣,径直来到茅山求见道士,且表示自己愿意当佣工,求道士收留他 。道士应允,让士人与弟子们生活在一起 。不久,士人向道士告知求医治病的实情 。道士诊脉后笑着说:“汝便下山,但日日吃好梨一颗 。如生梨已尽,则取干者泡汤,食滓饮汁,病自当平 。”士人遵嘱照办 。
一年之后,诸症悉除,消渴病痊愈 。士人再次拜访杨吉老,杨见他颜貌腴泽,脉息平和,便极其惊讶不解,士人便详告经过 。杨吉老慨叹学医不精,愿拜茅山道士为师 。
据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述,唐代有一士人患风痰已深,医生拒绝治疗,只劝说他早日返回家乡 。士人在惶恐不已之时遇到了兽医赵鄂 。赵建议士人每天多吃消梨(秋梨的一种,如红消梨之类),感到口渴就吃梨 。数月后,士人病终痊愈 。士人虽说患风痰,但从他口渴不已的症状来看,也同时患有消渴病 。
据最近报道,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离休干部冯权朝在1971年患糖尿病,用吃甜梨的方法两个月治愈 。医生总是告诫糖尿病患者,忌食糖份高的甜食,而古传秘方恰恰相反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口渴、多饮、多食、多尿 。冯氏的体验是,口渴时,吃一两个甜梨,仍感到口渴,可再吃梨,一直吃到不渴为止 。并提出,一定要吃甜梨,如鸭梨、雪花梨、白梨等 。
遇无梨季节,亦可食白萝卜代之(长形甜味),与吃梨有同样的效果 。吃梨治消渴病的记载可以从冯权朝老人吃甜梨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中得到验证 。
4.中医上的消渴症是杂回事?谢谢
地骨皮露(《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地骨皮300g,为细末,用蒸馏方法,成露1500g,每服60g,一日2次 。消渴速溶饮:鲜冬瓜皮和西瓜皮各1000g,白糖适量,瓜蒌根250g 。瓜皮切薄片,瓜蒌根捣碎水泡,放锅内水适量煮1小时,捞去渣再以小火继续加煎煮浓缩,至稠粘停火,待温,加白糖粉,把煎液吸净、拌匀、晒干、压碎,每次10g,以沸水冲化,频饮代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