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养心中成药( 四 )


强心苷类按作用的快慢可分为两类 。
①慢作用类有洋地黄(叶粉),洋地黄毒苷 。作用开始慢,持续时间长,蓄积性大,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 。
②快作用类有毒毛旋花子苷、黄夹苷、羊角拗苷、铃兰毒苷等 。作用开始快,持续时间短,蓄积性小 。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 。
(2)咖啡因及其制剂安钠咖注射液是中枢神经兴奋药,也有强心作用,特点是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毒性小 。能调整畜体的机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因此,常用于综合治疗中,以扶持和改善全身衰弱和心脏衰弱的状况 。
(3)肾上腺素能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强心作用快而有力,扩张冠状血管,能改善缺血,缺氧状态 。但肾上腺素能提高组织的耗氧量,剂量较大时,还可能诱发心律不齐或心室颤动,因而肾上腺素不宜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而用于心搏骤停时使心脏复跳 。
6.哪些中成药能治疗心悸?
心悸是自觉心中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俗称“心慌”、“心跳”,中医又称之为“惊悸”“怔忡”,可见之于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各种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多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脏病以及贫血、甲亢之人 。
宜 忌 原 则 :
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心悸可分为心血不足,心气虚弱,阴虚火旺,痰火上扰,气滞血瘀五种类型,故其饮食宜忌的原则也应有所选择 。
心血不足型:常表现为心悸不宁,面色少华或萎黄,夜寐不安,或多梦,胆小善惊 。此类患者宜食具有养血安神作用的食物,忌食辛辣香燥食品 。
心气虚弱型:常感心悸气短,动则出汗或自汗,面色恍白、倦怠乏力、胃纳减少,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宜常食用温阳益气之物,忌食生冷滋腻物品 。
阴虚火旺型:经常心悸而烦,咽痛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而烦燥,或有盗汗,舌红少苔 。宜食生津养阴安神食品,忌食香燥辛散之物 。
痰火上扰型:常感心悸心慌,胸闷不安、烦燥不眠、头晕口苦,或痰多恶心、舌苔黄腻 。宜食清热化痰之物,忌食煎炸熏烤,滋腻肥甘食品 。
气滞血瘀型:自觉心悸心痛、胸闷不舒、憋气隐痛如刺或胀、舌紫 。宜食化瘀通络,行气活血食品,忌食生冷酸涩之物 。
宜 食 物 品 :
凡心悸之人,除积极对症治疗外,宜常吃以下食品:
【桂圆】
可用桂圆肉泡茶喝,或煮桂圆粥食用,它有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
【红枣】
可用红枣煎水服,或用红枣煮粥食,或早晚空腹嚼食 。红枣中含有多量的、为造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 铁和磷,是一种天然的补血剂 。对各种贫血、体弱、产后虚弱、手术之后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最为适宜 。
【酸枣仁】
宜用酸枣仁6 ~
10克,芡实12克,龙眼肉6克,煮汤后睡前服食 。酸枣仁可以宁心安神配合龙眼肉和芡实,对心血不足型号心悸颇有裨益 。若无芡实或龙眼肉,亦可单用酸枣仁15克,捣碎后同粳米煮粥食用 。
【荸荠】
每日可用荸荠60 ~
120克,配海蜇50 ~
100克,煮汤分2次饮用 。此法为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之功,适宜痰火上扰型心悸之人服食 。
【柏子仁】
可用柏子仁10 ~
15克,稍捣烂,同粳米汤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少少许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宜作早晚餐服食 。此法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因柏子仁本身有养心安神之效 。
【百合】
选用新百合50 ~
60克,或干百合30克,煎水后加入适量冰糖食用 。此法适宜心气不足型或阴虚火旺型心悸,包括体质虚弱,妇女更年期,以及神经管能症所致的心悸之人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