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小朋友胆子小怎么办( 二 )


首先,为宝宝多创造一些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和机会 。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总是呵护有加,孩子势必少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也就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显得比较被动 。父母要带着孩子多串串门,多参加一些聚会,孩子会在观察父母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 。同时,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会比较放松,胆子会大起来,逐步产生自信 。
其次,宝宝自己的交往圈子也很重要 。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单独和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玩 。跟大孩子玩,能学会遵守规则;跟小孩子玩,可以学会照顾别人 。待他交到几个好朋友之后,胆子自然就大了 。当然,年幼的孩子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小“纠纷”,最好试着先让他们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了,大人再出面 。
通过适当的体能锻炼,让宝宝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也是不错的,不但可以发展宝宝肢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大脑思维发育,更可以直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
在家里,父母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在另外的房间玩耍 。你要时不时地和他说几句话,让他放心 。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有意识地给宝宝设计一些情境,比如让他单独去另一个房间给你取书或是他的玩具,锻炼宝宝的胆量 。
宝宝胆量大小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 。就先天因素来说,我的感受特别深 。我儿子对鞭炮声就表现出特别的恐惧,每每周边放爆竹他就大哭,甚至全身发抖 。此外,他也不像邻居家的孩子那样,很高的台阶都敢跳,他对高度敏感性特别强 。像这类的胆小,只能给孩子时间,慢慢适应 。
从后天因素来看,我认为与成长的家庭环境关系很大 。长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做错事时不当的指责,都可能导致孩子胆小 。但我想这方面归根到底由父母的举止言行决定,胆小怕事的双亲必然养出胆小怕事的孩子 。
能否解决宝宝胆小的问题关键在于父母,而且基本上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当然,要缩短孩子适应环境的时间,主观努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
关于胆小,我想做一个简单划分:
一类胆小属于本能反应 。所有人面对未知危险、“强大”对手时都会表现出胆怯、恐惧、退缩、无所适从 。这类情况不能定性为胆小,不一定会成为日后性格发展中的问题 。
另一类胆小属于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通常是在孩子先天气质的基础上,再加上成长中多次遇到“威胁”刺激,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反射性的行为 。比如说:被厉害的小朋友欺负时不能采取适当的反应方式来保护自己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于是孩子的行为呈现出固定化模式 。
后一种胆小是需要父母关注的,其道理是:
·孩子最初采取的对应行为多是自然反应,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成为行为习惯 。
·一个刺激下的反应有可能泛化到其他情景中 。
假如一个孩子在外面对其他小朋友“抢玩具”的行为听之任之,那么在家中也会对前来串门的“霸道”小客人一让再让 。
即便是天性懦弱的孩子,也可以在教育下尝试新的应对方式,而非总是被动和忍让 。如果孩子一直不能选择新方式有效地应对“强横”,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学习人际交往中适应性行为的机会 。
从天性的角度看,胆小孩子的气质特点是:安静、温和、腼腆、顺从、忍让、谨慎、软弱,少有主动要求 。这些特点发展下去都属于内向性格,其中很大成分是遗传而来,天性不容易改变 。对这样的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和接受,凡事多加鼓励,肯定其做事有独立性,勇敢有为 。只有实践过程带给孩子真切感受,才是属于他自己的经验“资本” 。